李笑来《把时间当作朋友》第六章 交流 读后感
1 本章总结
本章从学会倾听、说与不说、交流守则、正确复述、勤于反思五个方面阐述了怎样实现真正有效的交流。下图是我为本章做的思维导图。
下面我将对第一节学会倾听来谈谈我读后的感受。
2 学会倾听
倾听的重要性
“交流的有效与否往往更取决与听者而非说者,反过来说,失败的交流往往源自听者的疏忽。不夸张的说,倾听能力的强弱,几乎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倾听中最常遇到的问题
走神
讲话的速度<思考的速读 —— 走神 ——真正错过有用信息
人们在接受外界信息时最容易出现的模式是:选择-删除-扭曲-不足-繁华-结论-验证。[ 注释1]这点放在倾听上同样适用。
过早质疑
“在倾听过程中不善于控制自己、随性发出质疑,是最妨害有效倾听的行为和心理。”
接收 ≠ 接受
在倾听时,如果一边听,一边用自己已有的价值观去发出质疑,那么就没有办法真的听到对方真实的信息;同时也会不自觉进入排斥状态。
有效倾听两步走
“一旦决定倾听,就要主动帮助说者进入”倾诉“状态。
在倾听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回顾”和“预期”来实现有效的倾听。
所谓回顾,就是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对方的基本观点;所谓预期,就是猜测说话者下边会说什么,这样可以让自己更好的集中注意力,并且听到更多原本“听不到”的信息。
应用
坦白说,文章中提及的所有倾听中的问题我都犯过。再看完这一章之后,我立刻练习了一下倾听的方法。
场景:一个朋友和我谈及她在工作的担心,即她面临两个合作关系的选择,可是各有各的问题,然后和我聊天。
对于倾听方法的应用:
1)做到全程都注意力集中的倾听,中间不打断她,一旦发现自己出现”过早质疑“时,就给自己在大脑里做一个蓝色别针的标示。 全程注意把对方在沟通的中心,而非自己,绝对不往自己身上扯。
2)一边听,一边回顾,听一部分,在适当的时机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她的观点,并采用以下的句式:“那你的意思是不是......呢?”“那你看我这么理解对不对......?"
3 预期这部分做的不好,听完发现自己听的时候注意力主要放在回顾上了,忘记预期了。下次再练习。
4)全程做到情绪上的回应
不仅听她说的内容,也听她的声音,语调,观察的情绪和肢体语言,然后呼应她的情绪:
你觉得很焦虑......你很担心......。说完再次观察对方的整体情况,来判断自己是否真的听到了对方想要表达的。
一个小时过去后,感觉只有建立在倾听上的沟通,才是真正的沟通;不然就很可能是俩个人各说各话。
3 金句摘抄
倾听能力的强弱,几乎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人们只能听到自己想听的,只能看到自己想看的。
几乎一切问题的解决方案都源于“自知”。
如果不经过教化、不经训练、或者不经自我挣扎、人有可能一生都无法从思想上摆脱共生状态。
心智成长都是自己的事,并且只是自己的事情。
注释
1 罗伯特·迪而茨:《语言的魔力-谈笑间转变信念的NLP技巧》,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5
2 李笑来:《把时间当作朋友》(第三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
3 得到订阅专栏:老浦识字(6月30日)听是一种重要的修养
4 得到订阅专栏:刘润五分钟商学院:137|先理解别人,再被别人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