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母亲节前夕,我的一篇拙文《我那“愚蠢”的娘》在《六尺巷公众号》上发表了。我在此文里叙写了我年少时很不理解甚至有些厌恨的母亲管教我的方式,很真实,我也不觉得有必要刻意地美化生活。不过我在文末明确地表达了我年少时对母亲有些怨恨完全是因为我当年不够懂得母亲,而当我真正长大后终于懂得了“娘原本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母亲”。
文章发出后,有很多读者完全读懂了我的心意,读懂了“愚蠢”二字背后的不容怀疑的“另类”母爱。不过,也有一小部分阅读者或许是成长经历跟我有很大的不同,也或许是比我年轻些暂且还未能有跟我一样的体悟吧,还或者是我的立意表现得确实过于“含蓄”了,在文章后面的评论里,他们有的表达了希望我努力抵御原生家庭带来的负面影响,有的解读为我对母亲的感情是复杂的,还有的觉得我如今能爱我母亲是因了我的坚强和宽容……
首先,我很感动并衷心感谢许多读者朋友竟如此地在乎了我的小文,他们用心地看,用心地点赞或留言,这让我感受到了大家对我的热情鼓励。
可我还是觉得有必要澄清一下我真正的心意,于是我在评论区写下了如下一段话:
“我写作此文的初心是我想我的母亲应该能代表她的那个时代很多农村妇女的形象。我母亲身上表现出的那几点所谓的‘愚蠢’,譬如打骂子女(有的家庭可能是父亲更粗暴点)、有点儿迷信、不希望女孩多读书等等,其实也都是源于母爱。只是她的愿景里子女将来的幸福肯定是另一番模样。所以我最终懂得:不能苛求像我母亲一样的农村妇女在很早就有对未来的正确预见。我年幼时对母亲有怨恨说到底是因为不够懂母亲,所以我如今依然很爱很爱我母亲,不是因为我宽宏原谅了母亲曾经的‘愚蠢’,而是因为我完全了解和懂得了母亲。‘愚蠢’只是我用来表现母爱的线索。
在此,感谢某些读者朋友对我的心疼和慰勉!我很好哦!”
发出表白“初心”的文字后,女儿在后面秒速评论:“还心疼你,谁心疼我啊?”
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是呢,我确信自己是非常非常爱女儿的,但我曾经不也一样把深爱变成了对女儿的伤害了么?一路走来,我不是也常常反思常常愧悔么?当然,女儿今天既能这样笑中带泪(表情符号)地说出她的感受来,想必她也是不再计较我的“愚蠢”了吧?(我很感动,得让我去哭一会儿)而且我深觉她的“评论”恰恰是一语中的“讲到点子”上了――母爱永远是有局限的,永远不可能完美。正如我的一位同事说的那样。他的话大概意思是:那个时代的人的许多行为被我们认为是“愚蠢”的,而我们现在的行为也很有可能被我们的后辈认为是“愚蠢”的。
二、
今天先生和我极其幸运地躲过一场劫难。
想去陪老娘过母亲节,想和父母一起吃顿饭。下午三点多,从枞阳驱车出发。行至半路,天色突变,大风骤起。坐在密闭的车里,倒没怎么感觉到风力有多大,路上也一直是车来车往。我和先生正闲聊着,没想到,突然一截杨树枝干噼噼啪啪断裂,瞬间砸落下来。我还在惊恐之中未及反应,胡先生一脚将车刹停。我一个猛力前倾再弹回来坐正。天啊,车子离倒伏下来的一大片杨树已不到一米远!只差一秒!仅仅一秒!如果早一秒钟通过,杨树枝干就会不偏不倚砸在我们的车身上!如果车顶被压陷,如果挡风玻璃碎裂,如果后面紧紧跟来一辆车……实在是不敢想象啊!我们倒退了几米,才从路的另一侧绕过去。我不禁用双手捂住差点就蹦出来的小心脏,以妈妈的口头禅感叹了一句:“真是祖宗菩萨保佑啊!”
继续前进时,风力已不是很大。但是一路上,竟看到了五六棵被拦腰截断的粗杨树,散乱的枝叶遍地都是。不知是附近的村民还是护路工人正在用力地拖走树干、清扫残枝落叶。这才感觉之前是经历了一场飓风,而倒在我们车前的杨树枝丫算是最细的了。
胡先生笑话我:“以前走这条道时你总要说两边的杨树很美,看你以后还说不说?”
是啊,我一直非常喜欢这条马路两边的高大的白杨树:春来新绿摇摇,夏天浓荫如盖,秋时黄叶灿灿亮如烁金,冬季树干直立似排兵列阵。倘若有哪一棵树倒掉或者被人砍了,我都会万分怜惜。有一阵子听说路政部门要把这些树砍掉,好像是被人们呼吁阻拦了。
可是今日我才知道,枝干很脆的白杨树的确是不宜种在公路两旁的。
我更是懂得了,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是绝对完美的。
很哲学吧?是哲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