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两个问题很多人关注:一个是“哪个瞬间你突然觉得读书真有用?”,一个是“读书到底有什么用?”。
前一个问题关注人数543万,有2.7亿人看过;另一个是6.5万人关注,有3,057万的浏览量。这两个问题都是为了搞明白读书有没有用。
想读书,直接翻开去读就是,为什么还要确定有用才愿意读呢?
你可能会说,知道了好处可以坚持读下去,可是读书这个事儿,需要长久的积累才可能见到效果。为什么还没开始读,就想看到坚持一段时间的后果?
这么问,你可能觉得我在故意找茬,其实我们心里确实这样想。
陈晓在《什么心理:我们为何这样想,那样做》中指出,人类都有归因的需求。尤其是当事情出乎意料,或者是让我们不舒服的时候,我们都会对自己或他人行为背后的原因进行推论和解释。
比如看书,有的人觉得看完一本书过段时间还会忘,为什么要去做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但也有人认为,读书改变了命运。
我们相信哪种观点,就会付诸对应的行为。前提是,我们了解了这个观点背后的论据,相信观点“真实可靠”。
我们为什么这么做?背后原理是什么,判断标准又是什么?《什么心理》一书中都有介绍。除此之外,书中还阐述了什么是自我,什么影响着我们的决定和态度,以及当我们处于感情漩涡中,为什么总会有一些迷雾等等。
看了这本书,我发现自己疑惑的许多问题都找到了答案。比如,为什么有的人一会超级自信,一会又自卑到尘埃里;和父母沟通,为什么总是无效等等。
书的作者陈晓是中山大学应用心理学硕士,原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应用心理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讲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普通心理学等心理专业课程,多次荣获教学奖项,也曾为多家心理培训机构和企业提供过心理咨询。
与其他刻板的心理类专业书籍不同,这本书的每一个知识点开头都是用案例引入,然后解释案例背后存在的心理学知识,再回答要怎么解决。这就将枯燥的心理学知识融入生活中的例子中,让我们边听故事边学会心理学知识。
本文就和大家一起聊一聊,我们为什么会对自己和身边人的某些行为进行归因,可以分为哪几种,满足什么条件可以从内部归因。
01.我们为什么总爱找原因?
书中指出,我们想知道行为背后存在的原因,是为了满足人类自身的两个强烈动机:对世界形成前后一致的理解和控制环境的需要。
对世界形成前后一致的理解,指的是事情刚开始是什么样,接来下它的发展过程和结尾都要照这个线路发展,不能匪夷所思。如果不是这样,我们将会体验到恐怖的生活经历,产生焦虑、不安等负面情绪。
比如,一个同事和你关系很好,你们下班后经常一起逛街,吃美食,她遇见什么好事都想着你。你非常感动,以为遇到了人生知己。但是,她突然开始说你坏话,不约着一起玩,甚至还设计陷害你。你肯定非常失落,暗自琢磨她为什么这么做,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对,还是她遇到了什么事。
你想找到背后的原因,想知道同事为什么前后判若两人。因为按照过去的认知,一个人的本性很难短时间改变,不会一会向东,一会又向西。同事前后不一致的行为,打破了你对世界一致的认知,所以想探究她不同寻常行为背后的原因。
第二个动机是控制环境的需要。
心理学家弗里茨·海德认为,人们有强烈的控制环境需要。这个所谓的控制环境并不是绝对的控制环境,而是要把环境控制在自己可以掌握的范围之内。去陌生地方后,立马查看当地地图就是这样的心理。
这样做人们会觉得安心。比如,你的伴侣脾气非常暴躁,经常周五发脾气,如果他总是这样,你也觉得正常。但是,如果他突然在周六也开始发脾气,你可能就会焦虑,认为必定发生了什么事,要找出原因来。
我们身边有一些人,他们早起,利用节假日等一切时间学习,也是为了满足这种感觉。他们认为周围的人都在学习,如果自己不学习,就会落后别人。他们对生活的控制感不高,所以选择投资自己的方式弥补这种缺失,觉得自己只要努力学习,未来还是可以控制的。
为了满足对世界一致性的需求和自己的控制感,所以我们才会凡事打破砂锅问到底,寻找背后的原因。
02.什么时候可以认为是内部的原因?
为了让自己自在,生活在合理范畴内,所以我们会对一些事刨根问底,力图找到它隐藏的原因。
这样的过程就叫做归因,我们一般会从内外两个方面进行归因。外归因是把行为人的行为归因于外部条件,比如运气、任务难度、他人影响等等。内归因则指的是把行为归因于个人,比如说是他的人格、品质、动机、态度、情绪等等。
不同的归因方式影响着我们的行动。如果把事情归因为外部因素,我们很难有所改变。比如,市场环境导致的创业失败。我们分析时会感到无能为力,因为外部环境因素不受我们控制。但如果事情是内部原因引起,我们则可以在找到原因后制定策略,有针对性地防范。
那么,什么情况可以判定为内部原因呢?这需要了解内归因的三个重要信息。
作者指出,人们在进行内归因时,行为需要满足以下3点:社会赞许性,选择自由性和非共同效应。
社会赞许性也称作非期望性,指的是这个行为是否被社会所接受、期望、认可。比如,女性爱护孩子是社会期望,如果一个女性这样表现,大家会赞美她,反之,她天天打孩子,则会被人不认可。
如果这个行为不被社会认可,那么它一般会被认为是内因占主导。
程铭大学毕业考上了公务员,但是工作半年后,居然辞职回家种田。他的这种行为就会被归因为内部原因——不适应体制内生活。
因为公务员是公认的好工作,稳定又有保证,尤其是在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许多私企裁员、降薪,他们却一切照旧,还不会有失业的风险。这么好的工作,程铭偏偏弃之如履,他的这种行为不被认可。一旦遇见这种行为,就会被归结为是本人的原因。
仅仅违背社会期望,并不能完全判断行为结果是内因,所以除了社会赞许性,我们还要考虑第二个重要信息:选择自由性。
顾名思义,选择自由性就是看这个人的选择是否发自内心,是不是他独立自主做出的决定。心理学家认为,发自内心的选择才真实反映了本人的意图。
咱们还拿程铭的例子来解释。虽然程铭考上了公务员,但是因为父母强烈要求让其放弃铁饭碗,回来继承家里的农场。这个决定就不是本人的真实意愿反映。所以,我们就不能把程铭放弃公务员的原因归咎到他身上。
除了以上两个因素,行为的内部归因还需要第3个因素——非共同效应来协助判断。非共同效应也叫做行为独特性,意思是导致行为相同的是不同的因素。它指的是行为中特定的,与他人不同的信息。
公务员和回老家继承家业,这两个行为的特点都是选择一份职业。这是共同因素,但是不同的是,一个是为了实现理想,一个则是为了稳定的生活。
还是拿程铭的故事来说明。我们工作是为了拿报酬,保证生活所需,选择公务员,就是这个目的。如果说程铭的专业是农林科技,选择回家是为了实践自己所学,这就是非共同效应。
作者认为,如果给一个行为内归因,要一起考虑以上三个因素,才能确定是个人原因。好比程铭辞去公务员的故事,综合以上3个因素:热爱农业,辞职回家种田是自己的决定,为了实现理想,我们才可以把他的这种行为归结内部原因。
《什么心理》让我们看到,原来日常生活中的那些“想不通、无处问,但又很揪心的”人生难题,都蕴含着心理学的知识。如果知道这些,当你或者身边的朋友有困惑时,我们就可以从最合理的角度,给他提供安慰和建设性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