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多数读者从《偷影子的人》开始认识马克·李维不同,这本《那些我们没谈过的事》是我读的第一本马克李维的书。
坦白说,我对于这本书的内容并不买账,整个故事多少有些荒诞和牵强——一个人得多木讷才会意识不到陪在自己身边的父亲并不是个机器人?
马克·李维意欲用自己充满画面感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现代童话。无论是开篇处茱莉亚和她的男同闺蜜一起挑选结婚礼服的场景、还是几个年轻人一时冲动就驱车从法国到德国参与革命、抑或是17年未见的昔日恋人在街头忘情亲吻,都叫读者不自觉地脑补那些图景,甚至可以感受的到画面在脑海中地推进。
回到书籍本身要传达的内容,没有不疼爱自己女儿的父亲,但如何传达自己的爱,并让孩子理解自己的感情却是一个世纪难题。每个叛逆的孩子背后或许都有一个强势的父亲。
因为爱,安东尼为茱莉亚规划好了一切。她上的学校、找的男友、将来的工作,方方面面不一而足。但自从安东尼“为了女儿的幸福”,硬生生拆散了茱莉亚和她的异国男友后,茱莉亚就再没有按照父亲给他画出的人生行进。她寻找自己的人生,与父亲的期望背道而驰,直到多年后在婚礼之前父亲的“突然死亡”才让父女重新聚首。有趣的是安东尼知道女儿并不会接受原来的那个父亲,所以他杜撰了一个机器人,让自己以机器人的方式出现在了女儿面前,并且将自己曾经犯过的错纠正了过来。
然而我还是觉得安东尼依然掌控了女儿的人生——尽管结局是好的,但仍然改变不了女儿提线木偶似的命运。
这本书给我最大感动的不是安东尼费尽心机为女儿铺设人生道路的努力,而是一个小小的片段:
安东尼认真地看着女儿,然后把自己的座椅拉到她旁边。
“你记不记得小时候每天晚上,在你入睡之前都在做什么?”
“我拿着手电筒在棉被底下看书。”
“你为什么不把房间的灯打开呢?”
“让你以为我已经睡着了,我好偷偷看书……”
“你从来没问过那只手电筒是不是有魔法吗?”
“从来没有,为什么呢?我应该问吗?”
“这么多年来,手电筒有熄灭过一次吗?”
茱莉亚一头雾水,答道:
“没有”
“可是你从来没有换过电池……”
我并不认同作者想要传达的这种温情感受,家人可以给出自己的生活建议,但人生毕竟是属于孩子的,决断权的归属应该是也是孩子的。选择自己的生活,并对自己的选择负全责才是一个完整的人应该有的生活方式。
对了,这一版的翻译也差强人意,翻译腔太浓,读起来有机器翻译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