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部纪录片《学习的人》,内心非常震撼。从来没有想过,我们的学习方式,来自我们的传统和文化,关乎着我们的思考和生存方式,更没有想到的是,国外的教育和我们完全不同。
这部记录片是四个哈佛学生拍的,他们分别来自韩国,欧洲,美国和犹太文化,一起探索了全世界的人是如何学习的,学习的本质是什么。
亚洲学习,从孤独的竞争开始
首先是我们熟悉的亚洲,中国各地的高考村争分夺秒读书做题的情况已不用再描述。韩国的补习班非常有名,补习班聚集的大峙洞地区灯火辉煌,傍晚孩子们放学后进入这里补习,学习到晚上10点再由大巴车接回家,连小学生都是如此,甚至由于补习班聚集,这里的房价飙升。韩国学生考试前家人去庙里求佛上香,跟我们的庙里求学业的家长更有过之无不及。
相比来看,韩国的国家更小,就业进入大企业竞争更为激烈,进入好大学更是不可动摇的信仰。在专门的考试村梁鹭津,在建筑里隔岀一个个小房间,只能放下一张桌子和一张床,学生们把自己关在这个小空间里准备高考,每天12小时学习,有个女生实在坚持不下去就看直播,观看别人学习,给自己加油。手上磨出茧子握不住笔,就用手绢把手和笔扎在一起继续写字。韩国学生说:“学习会让人变成机器,但只有好的机器才有工作。”
韩国的妈妈非常重视孩子学习,到处打听好的补习班,把除学校外的课外时间像项目管理一样安排满满。
另一个邻居——印度的竞争更是夸张,印度的高考JEE被称为全球最难,集中在数学、物理和化学领域,印度排名第一的印度工科大学甚至比英美的顶尖高校还难考。更可怕的是,印度还存有森严的等级制度,只有通过高考,进入最顶尖的大学才可以改写命运。无论是印度的富裕阶层,中产还是最低级的贱民,都在学习上卯足了劲。
这样说来,似乎能理解中国高考学习的竞争气氛。学习是一种竞争,并且附加了未来的砝码,没有人敢掉以轻心。从文化历史来看,儒家文化很早就产生了科举取士,学习变成一种社会选拔。在集体主义文化中,学习不仅仅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还是全家人的事情,国家的事情。至于学习的形态,中国和韩国来自于儒家文化,儒家典籍从一开始以背诵和会意为主,印度的文化来自印度教,通过婆罗门口口相传和打手势背诵流传下来,并且宗教中的数学成就也非常高,所以印度学习的背诵和计算能力世界一流。
英美的学习——注重交流合作
和亚洲的孤独的竞争不同,英美以及欧洲的教育发展于中世纪的辩论。中世界的大师哲人们在市场上,集市上和别人辩论,通过交流来形成自己的思想。具有知识的人聚集的地方发展为大学。
在牛津大学,有着200年历史的牛津讨论联盟,由学生管理,每周请一位全球名人和学生分享观点,展开辩论。辩论是牛津学生的特权,他们举起学生证就可以上前来发表自己的观点,接受牛津学生battle的世界名人有科学家爱因斯坦,英国前首相丘吉尔,美国前总统里根,尼克松,卡特,歌手迈克尔杰克逊,演员摩根弗里曼,强尼戴普等等。更近期的包括万磁王/甘道夫Ian
McKellen,权利的游戏剧组,史蒂芬霍金,美国前国务卿约翰克里等等。据说如今的辩论可以在油管和一些国外平台上看到,每一场都火到不行,好想一睹牛津学生的风采。
牛津大学还保留了古老的小班课,和教授一对一讨论交流哦。学生先根据主题查阅文献和资料,写成随笔,和同学讨论交流意见。教授看完随笔后批改,和学生约好每周的上课时间,就可以一对一讨论了,教授更看重学生的表达,思考和逻辑能力。
法国是唯一一个在高考中考哲学的国家,在中学的教育中孩子们就要学会哲学的思想,分析世间万物的逻辑。不仅为了高考,在法国的咖啡厅,都有自发进行哲学讨论的成年男女,哲学是法国人生活的一部分。
在美国的精英教育中,最具代表性的教育方式是哈克尼斯圆桌。他们所有的课程,文学,物理都要在圆桌讨论,学生们需要提前做功课,表达自己的想法,并通过他人的想法学习。
犹太人的学习——提问
犹太人的教育算是世界上最牛逼的教育,犹太民族虽然人少,领土小,但是他们创造了很多奇迹,全世界770位诺贝尔得主中,有153位都是犹太人。他们仅占世界人口的0.3%,却贡献了超过20%的诺贝尔奖,更让人为犹太人智商献出膝盖的是下面的名单:
思想领域:弗洛伊德,爱因斯坦,马克思,世界上最卓越的三个大脑
商业金融领域:罗斯柴尔德家族、洛克菲勒、索罗斯、巴菲特……据说占美国人口3%的犹太人控制着美国70%的财富,膝盖已碎!
硅谷科技大佬:英特尔创始人格罗夫,高通的雅各布,谷歌的佩奇和布林,微软的鲍尓默,甲骨文的拉里森,dell的戴尓,Facebook的扎克伯格,雪莉·桑德伯格,groupon的安德森,红杉的莫里兹……
犹太人由于历史的原因流浪各地,他们坚信财产无法带走,唯一能带走的就是脑袋里的知识。父母在书籍上抹上蜜糖,让孩子知道学习是甜的。犹太人的学习来自于摩西五经,它没有记载绝对真理,而是由提问和答辩的形式构成的讨论指南。
犹太人的学习注重提问,在学校,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ma
da hou xiu pu” 意为“你的观点是什么?犹太人聚居的地方就会有公共图书馆叶史瓦,在图书馆里,人们不是安静地看书,而是两两一组激烈地讨论,即便两人完全不认识。
孩子放学回家,父母不是问孩子“今天学到了什么”,而是问“今天提出了什么问题”,他们认为,只有深度思考才能提出问题。
当片中的犹太父亲了解到韩国以及亚洲的教育,他说亚洲的刻苦及勤奋让人印象深刻,这也和亚洲人积极建设自己国家的热情分不开。但是思考和提问才是最重要的,学习知识并背诵这样的事情谁都会做。勤劳的民族也要会休息和享受生活,孩子们需要睡个好觉。
世界各地的学习来自于世界各地的文化,亚洲的儒家文化,印度教的背诵和计算,欧洲和美国的思辨,犹太人对摩西五经的思考和提问。
教育不是一个不变的形态
特别有意思的是,各地的教育不是一个模式,就像中国有高考村这样拼尽全力的学习,也有北上广一线城市的素质教育,北京四中直接聘请博士带小学生做实验,写论文。美国的教育也分阶层:社会底层的学校强调“知识就是力量”,老师教知识强调灌输,哪怕解数学题也是灌输技巧,学校还有复杂的奖励系统,提供免费午餐。这里的生源96%是弱势群体的黑人和拉丁裔,这种应试的系统让84%的学生数学成绩高于同年龄平均水平,80%的学生最终考取大学——很多孩子都是家里的第一个大学生。这些学生学习的诉求就是找到好工作,成为一个社会工具,成为家人的骄傲。是不是和我们大部分国内家长的诉求很相似?
美国中产的教育就比较快乐轻松,早上上课,下午参加丰富多彩的艺术,体育活动和社会实践。这样的教育不是强调考试分数,而是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比如上历史课,老师布置作业,全班孩子就这段历史,拍摄一部电影,有人负责写剧本,有人负责拍摄,其中很多作品非常有创造力和想象力。孩子们可以发挥自己的所长,老师也不用控制学生,而是通过与学生交流来引导班级去做什么。
美国顶级的精英教育面对的是背后具有庞大资源和统治阶层的家庭,他们读私立学校,学习如何制定规则。同样是历史课,老师不会让学生去演绎,而是会问:你认为伯里克利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犯了什么错误,雅典公民又犯了什么错误?
学习从来不是学校的学习,还有家庭的学习,社会的学习,自我的学习。如果为了某种功利去学习,应试教育是非常高效的选择;如果为了个人的兴趣,快乐,发展去学习,可以尝试讨论,交流,合作,思考的学习。学习的本质是满足个人的好奇心,发展人的潜能,但是在竞争的大环境下,学习也会变得非常功利化。
印象比较深的还有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观念碰撞,可能在亚洲文化中,学生在课堂上知道了不一定会举手,不会也不一定会求助。而在西方不发言不分享就代表着你不会,没有思考。在亚洲,成绩低于平均水平学生们会更努力学习,而西方成绩好孩子们会更努力。因为在集体主义文化中,偏离集体的低分是容易引发警惕的,表现自己和求助都容易让自己显得太高调,亚洲的面子文化影响深刻。
集体主义文化也容易让社会从众心理加重,人们在比较中确定社会规则,然后参照社会规则规范自己的行为。比如所有的孩子都要考大学,不管孩子们是否适合学习;所有的孩子最正常的出路就是找个所谓的好工作,不管竞争多么激烈,是否有其他的选择。人们的看法和活法都是高度一致化的,背离社会共同的活法就会充满焦虑。
当看到《侣行》的节目,梁红夫妇在挑战世界旅行中发现生命的意义;当看到很多留学生在国外开始追寻自己的生活,而舍弃这种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终极使命;当看到很多人不是为了考试选拨功利性目的而学习,出于自己的兴趣而终身学习,都感到价值观多元的世界有点美丽。
让学习的回归学习,其实人的一生中能记在脑海中的往往是快乐的情绪,我们小时候背诵的那么多知识和公式,紧张的分数和竞争都会随着时间而消逝,但是你永远不会忘记和同桌打闹的美好,翻墙打游戏的刺激,偷偷听周杰伦的开心。这样想想,我们看似走了一条比较快的近路,却永远失去了童年的快乐和思考的能力,大家只能践行“学习会让人变成机器,但好的机器才有工作”。所以,也不要奢望孩子们有探索和求知,创造力了,只能一模一样地活着和竞争。
差点就要接着:人间不值得。
作为一个学心理学的人,还是坚信:吃苦有什么牛逼的,敢快乐才是真牛逼。
愿你找到人生的快乐,发自内心热爱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