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之十的欲念只是竹笋的外衣
剩余百分之九十的欲念
可依竹根深潜,深潜山地或平原
正如大部分习气可以归顺于
本心
竹山里一帮酒鬼如饮醍醐
侧卧薄薄地一层空
他们的憨醉保持了本心
那一点点百分之十的欲念
似乎能够混淆泥土的
真实
夜宴上都在笑谈酒神的意志
哪管竹林七贤的各奔东西
东西间“心照不宣”这四字书法
是深夜竹海里巨大的
名词
你不需要知道竹根或本质
今晚下山在古城偶遇博尔赫兹
你忽视了他,他也看不见你
这说明烦恼的本身就是消灭理性的
罪业
你的诗意会越描越黑
黑成一团,就像
幽暗的竹林并不待见博尔赫兹
从阿根廷到他祭日的暗光里泄出
忏悔
颓败的竹枝会预言茂盛的绿芽
每一竹节都在虚妄的伸长
其实是句号在一节节升高
哪怕句号保持了善良的
深度
你写下了渺小之极的字句
顺便让自己的呼吸
通往干净的溪流
一瞬间隐秘的诗魂
就会让懵懂的阅读者对其扮个
鬼脸
更多的擦肩而过
如天助神工,那一刻请原谅
你并不是你,我也并不是我
他,却可能还是那个他
他也可能修复了一段天方夜谭的
往事
我若想把女儿的夭折填进竹影诗意
那并不准确,她甚至不能理解
微小的死亡会给“殇”字恢复良心
而诗歌的棱角,常常又在人间虚空中
表达了过度的
悲伤
博尔赫兹也并不讨厌眼见为实
(对不起,我已经第三次提及
这位阿根廷盲人了)
他仅仅和大家一样,日子
竹篮打水般一天天的过
然而屈原是荷马复明的眼睛吗?
我不能确定,这样的疑问或许更接近
圆满
无有始终的时间里
没人看见竹叶纷纷落满溪涧
蜿蜒一线或者说化繁为简
恰如我们刚刚停止思想
就一脚踏进了幽幽空竹内部的
万方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