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段时间在朋友圈里看到一位朋友晒出自己的生活计划。细致到每小时做什么,都规划得很清楚。吃饭,读书,运动,陪家人,带孩子……
看完之后,我不禁有点怀疑。这么细致入微的计划,真的能坚持下去吗?
02
我想起自己在学生时代和刚毕业后的那几年,曾经发生在我身上的相似的情境。
我一直都是一个有计划有条理的人。生活、工作、学习,运动,我几乎总要不定时地做个计划安排。如果没有计划地生活,我会觉得完全没有方向感,混乱和茫然。这会让我心情烦躁,心里发慌。感觉是就像走在云里雾里,迷茫而不踏实。
上学和毕业以后的最初几年,我经常计划。每天早上几点起床,运动多久;看什么书,每天读多少;今年要实现什么目标,学习什么新的课程,什么时间达到什么进度等等,计划做的非常细。
刚开始的时候,总是精神百倍。每天按计划一步步来。但是一段时间下来后发现,为了完成每天的计划,自己身心都很累。
有时候总是有一些不可控的因素出现,天气的原因,意外事情的发生,还有自己身体和精神状态的不稳定,导致应该当天完成的计划,有时完不成。这样的次数一多,就会让我有挫败感。
有时候是因为计划当初,对自己的能力和时间评估不够,导致自己的精力完全不足以应对计划的完成。
过于详细的计划,到最后变成了对自己生活的束缚和负担,感觉自己被计划绑架,生活完全失去了弹性,和自己对生活的掌控。被计划安排着去生活,觉得很被动,不情愿,心很累。
所以,经常性的结果是,在坚持了一段时间后,不得不放弃或调整之前的计划。而原定的目标,经常也是实现不了。
03
我记得刚上大学的时候,学校有很多校内和校外兴趣班。对于好学的我来说,真的是非常有吸引力。我当时报了绘画,弹琴还有学校的记者团。总之我每天非常忙,上完课,去课外班。
结果一个月下来,我就吃不消了。一是时间上太过紧张,二是路上花的时间太多。每天校内校外的跑,真的很辛苦。后来画画课上了两三节,琴课就去了一次,最后不得不放弃了。
工作以后,为了保持运动,我通常在冬天过后,给自己定一个运动计划。当时在北方,冬天非常冷,不适合出来做运动。
我要求自己每天几点钟起床,每天运动多少时间。工作以外,我还给自己定了学习计划,考试计划等等。总之是要把自己每天都排得满满的,才感觉到一天没有白过,生活才充实。
但是每次提起精神,下决心这次一定要坚持下去的时候,总是在开了个好头不久,就出现问题。
比如: 因为运动的强度太大了,脚踝的旧伤犯了,整个脚面肿了起来,无法再跑步; 原想按计划和进度看的书,却每次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中途搁置,没有按期完成。本来要看专业书,最后却读了一大堆闲书。本想自己一个人安安静静读书,最后却结识了一大堆新朋友……
计划执行到一半,整个人就开始拼命挣脱自己原来计划的束缚。像是年轻的时候,一定要远离家乡一样的感觉。那个计划最后成了我想挣脱的牢笼,当我逃出来的时候,感觉是如此放松。
我知道,我的内心是抗拒我的计划的,它让我变得如此不自由。
04
几次这样的事情发生以后,我就开始反思,到底问题出现在哪里?
没有计划肯定是不行的。计划对于我来说,就像公司的年度预算,没有它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走。但是过于细致的计划也行不通,毕竟人不是计算机程序,设定好了就可以按照指令执行。有人的因素,计划就总会跑偏。
人是能动的,思想是不受控的。所以公司里才会有财务分析。为什么要分析?不过是检讨一下,为什么没有按计划完成,原因在哪里,改进的措施是什么。
对个人来说也是一样。
痛定思痛后,我调整了自己做计划的原则。就是总体方向把握,大的原则不能动,但细节处可以不必过于追究。就有点像企业里的“以结果为导向”,只要最终在要求的时间里,达成目标就好。至于是什么方式,每天每个月做多少,不做硬性的指标要求。
比如,运动计划。
我不会规定自己每天一定要几点起床,每天必须一定得跑步多少,瑜伽多少,每个月达成什么样的目标。
我只要求,要坚持不间断地运动,只要有时间,身体条件允许。每年至少运动多少天,身体的状态大概要做到什么程度。
下雨台风天,我可以不出去。有事情要办,我也可以暂停一天。早上6点起床,可以出去运动; 8点起床,如果愿意,也可以出去跑步;可以因为什么原因一个月没有做运动,也可以坚持运动100天不间断。
但是只要这一年,我保证有10-11个月的运动时间,体重控制在多少kg以内,自己身体和精神状态良好,就OK了。如果在某方面有突破,当然更好。
就像去年10月份的时候,我突然发现自己可以下一字马后,也很意外。这不在我的计划之内,对我就是惊喜和意外收获。反倒是让我暗下决心,在多久之内,可以做到更好。
当然,就算是没有达到目标,也没有关系。因为我的大方向就是健康。
对于读书,学习,工作,我同样也还是习惯在一个阶段做一份计划。只是我的计划都是方向性的框架,有弹性的,没有硬性指标一定要在哪个时间点一定要怎么样。只对最后的结果,做一个略有弹性的可接受范围。
这样的计划,令我没有束缚感和压抑感。在我有状态的时候,我就会做的多一点,好一些;在我没有状态的时候,我就什么都不做。看起来像是无计划,其实是有一个线在不远处的。
我可以在想看书的时候,一口气看上3-5本;在我想写文的时候,一气呵成,写上几篇。在我想画画的时候,投入地画出几幅像样的画来。在我想做一些正经事的时候,就可以全心投入地去做,一天可以做出几天的成绩来。
时间是相同的,只是我改变了使用它的方式而已。而这种方式无形中follow 了 我的心。让这颗本喜欢无拘无束的心,想当然地以为,我的计划是跟了它的节奏。所以,感觉有计划,又无计划之劳役;无计划,又有不能逾越的边界。就像唐僧给大圣画的那个圈。只要在圈里,就可以自由发挥。
看似无为的计划,却能达到预期甚至超越预期的结果。最重要的是心不累。
其实这种方法是在单位时间里,提高了做事的效率,然后有多余的时间可以用来放松和浪费,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的。
同时人又获得了自我掌控的自由和能力,做起事情来,心情更愉快。同时做事的状态也更为专注。
这好过那种紧梆梆,生硬的,按照程序一样精准时间安排去做事的计划。因为在那里,你不仅感觉自己像是机器人,同时也失去了自主,失去了做事的动力和活力。总感觉有个叫“计划”的眼睛在盯着你,监督着你。被人盯着做事,总是压力满满,心里极不自在的。
05
生活中,像曾经的我那样做计划来安排工作和生活的人,也不在少数吧。就像我开头提到的那位朋友,还有其他一些人。
比如朋友磊。
磊一直想戒烟,几次三番决心和计划,最终还是没有戒掉。他曾为了让自己戒烟,在朋友圈里表决心,监督有奖。可是被监督后几个月,还是依然故我,戒不掉就是戒不掉。
其实,只要给自己一个底线,最好是弹性的。比如半年到一年的时间。然后从现在开始一点点减少,一天少抽一根;坚持一段时间后,一天少抽2根,如此往复。
然后在不知不觉间,把自己少抽烟的时间换上其他有趣的事情。循序渐进的过程中,人的大脑和心就不会特别抗拒,不知不觉中形成新的习惯。
当某一天突然发现自己比原来少抽了很多烟,会为自己的毅力和坚持感到骄傲,同时形成正面的激励,会让自己更有信心地在更短的时间内达成戒烟的目标。
其实,过于着急和陡然地变化,对于身体和心理都是不好的。身心的强烈反应,会让之前的努力付之一炬。
还有一个学艺术出身,现在从商的强。
强有才华,有个性,还非常有能力。率真不羁,恃才放旷,不太在意别人的眼光,任性做自己。
但是朋友圈不是自己的家,还有一些是上商业上的朋友,和一些不同背景并不熟悉的“好友”。因此,一个人的言行举止总是要受到环境的影响。同时,也考虑自己的身份。
一次,一个朋友的善意提醒,让强意识到,自己过于率真坦露自己个性这一点,应该有所收敛。不能像以前那样过于暴露自己。于是他计划在朋友圈的江湖渐渐“隐退”。
可是呢,这一下子从原来的“放浪形骸”,到“云深不知处”,也真的没那么容易。为了在圈里做的更符合自己的“身份”,他减少了自己写文发感慨的频率,只是转发一些与工作相关的文章。但是有时还是忍不住,会发一些心情文字,然后很快就删掉。
熟悉他的朋友忽然发现,强和以前像是变了一个人,纷纷问他怎么回事。他说,他不能像以前那样孩子气,要表现的成熟点。毕竟自己也是个老板。他计划在半年之内,变成一个没有喜怒哀乐的朋友圈“隐形人”。
但是,作为一个性情中人,如此压抑自己的喜怒哀乐,成为一个“僵尸”一样的存在,心里有时也很郁闷。感情,情绪,就怕被压抑。尤其对于一个曾经的艺术人。被压抑的东西总是要找到出口的,但出口在哪里,就不知道了。
圈里的朋友们,见到强的机会越来越少。作为一个正常人应有的喜怒哀乐,都在他那里慢慢看不见。就只能看到他的影子一样的存在,那么不真实。
以前的他,嬉笑怒骂,虽有时有点放肆,但这是真实的他自己啊。可是现在,在抹去了自己的痕迹了之后,又怎么样了呢?朋友们再也感觉不到他,作为一个人真实的存在。
这样就算成熟吗?这样自己就真的开心吗?
我不这么认为。
适度的展示自己,不伪装也不矫情,不孤傲,也不讨喜。真实而自然。尽可能输出正能量,少发负面信息。在朋友圈里建立自己独特的个人品牌形象。让朋友们知道,这就是你,独一无二。
本来这就是一个私人空间,只是和一部分人分享自己生活面貌。何必非要定一个标准,去压抑自己的真实个性呢?朋友们喜不喜欢你,接不接受你,绝对不是以你每天每月发多少条微信,和展不展示自己生活为依据的。
但是没有自己真实生活和想法的朋友圈,聊胜于无。
06
毋庸置疑,好的计划,无论对我们的工作,学习还是生活,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它会帮助我们厘清纷乱,确定目标,执行更有条理,方向更清晰。
但是凡事都要有度,计划也一样。过紧过松的计划和决心,都不会利于计划的执行,确保目标的达成。走极端的计划,不如没有计划。
不管怎么说,计划只是一种打理我们生活的工具。我们要很好地利用它来为我们服务,帮我们顺利实现目标。但决不能被工具奴役和束缚,变成计划的奴隶,为了计划而去完成计划,让自己活的压抑疲惫。
在财务里有一种计划叫弹性预算,或者叫滚动预算。就是说,实时更新实际数据,然后在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原预算进行滚动调整,以使计划更为贴近实际,更具有达成目标的可能性。
所以,我们的生活计划,本来就不像公司财务预算那么严谨,何必要定的那么死,那么绝,像对自己的苦修似的呢?
觉得太紧了,让人喘不过气来,那就松一松;觉得太松了,没有约束性,那就紧一紧。总能调试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松紧度。而随着自己能力和适应性的提高,再依照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总之,计划应该是动态的,弹性的,实时调整的一个过程。而不是死的,僵化的,不能改变的,非得要走极端的一个状态。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其实计划无时不在。我们要做到心中有计划,执行无计划,的确也不是太容易。但是不就是因为不容易,我们才要做计划来安排我们的生活的吗?
所以,没关系,计划照做。只要记得,适度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