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岳父大人的身体不好,前几天,带着老婆,小舅子和孩子会岳父大人家,准备带岳父大人去省城看医生,岳父大人的身体比半年前差了很多,心情也不是很好,可能是平时在家里没有人和他聊天的缘故,情绪没有办法得到宣泄,每每到了吃饭的时间大家在饭桌上一坐,老爷子,就开始他的陈述模式,由于语言上的不通,很多内容我听不明白,但是看他们的表情,听他们的语气,大概就知道他交谈不是很愉快,有几次都起了争执。因此每次吃饭的时候我就和孩子快快的吃完,带他到外面去消食,害得岳母还以为她做的饭菜不合适我的胃口。其实我只是不喜欢这样的饭桌氛围,我也不希望孩子在这样的氛围下吃饭,哪怕我和孩子都不是很知道他们在说什么。
大概二十年前,我犯了一个错误,具体是什么事情早就忘记了,唯一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那天的午饭时间,我不停的挑起话题,想让老爸没有机会发声来批评我,于是不停的说话,不停的说话,但是还是被老爸看出了我的心思,被他捉住一个机会还是批评了我。这件事情不知道为什么一直留在我脑子里面二十多年,挥之不去。
现在很多家庭都是双工家庭,父母都上班,小孩上学,平时也没什么事时间能和孩子交流,吃饭成了完美的场所。当然,吃饭作为一个交流的平台还是比较好的,可以说一些有趣味的,欢快的话题。但是如果在吃饭的时候批评孩子,却是一个不明智的选择。
在吃饭的时候批评孩子,并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并且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里。首先吃饭的时候不是一个正式的场合,孩子没有仪式感,并不会觉得这个事情有多么严重,父母左一句,右一句孩子哼哼哈哈就应付过去了,毕竟还在吃饭呢,总不能停下来上演动作片吧。其次孩子为了不在被唠叨,三两下就把饭给爬完有人,如果经常在吃饭的时候批评孩子,孩子会产生逆反心里,本来吃饭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老是被教训,情绪上得不到满足。
在吃饭的时候批评孩子,会影响孩子的健康,吃饭要细嚼慢咽,荤素搭配,甚至还要喝一碗老火汤,但是一旦在饭桌上批评孩子,要么就狼吞虎咽的吃完,要么就是带着情绪的吃饭,甚至一边抽泣一边吃饭,不管是哪一种都会对孩子的脾胃不好,甚至会让孩子产生厌食症状。
吃饭的时候不批评孩子,那,吃饭的时候说一些什么呢?问成绩吗?这不是更虐心吗?可以在吃饭的时候问问孩子在学校里面有趣的事情,或开心的时候,也可以把自己遇到的开心的事情拿到餐桌上和家人分享,尽量的营造一个轻松的就餐氛围,至于古人所说的,食不言,其实只是,让大家在嘴巴里面有食物的时候不说话,不是说吃饭的时候不能说话。曹操的短歌行,最后两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讲的就是周公把嘴巴里面的食物吐出来,接待人才的故事。
那么什么场合批评孩子最合适呢。
第一,需要一个私人的场合,至少是没有其他人在的场合,如果孩子在外面做了错误的事情,也不要立刻马上在众人面前批评孩子,应该把孩子带到一个无人的地方,再进行教育。美国就流行让孩子单独呆一会儿,让孩子自行反思的教育,日本主张适当惩罚,比如做家务,停一餐饭。不论何种处理,都建立在尊重孩子,保护孩子的前提条件下。
第二,有几个时间段也不适合批评孩子,一个是早晨,一个是饭点,还有一个是睡前,这三个时间段,如果不是十分紧急必要,作为家长最好不要批评孩子,早上的时候,孩子,家长刚刚要开始美好的一天,这时候批评孩子,会让全家人一天的学习工作都蒙上阴影,睡觉前批评孩子,会让孩子的睡眠质量不高,从而影响孩子的休息,恢复,和第二天的学习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