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酒庄,大家脑海里闪过的第一个念头应该是那声名远播的“五大名庄”吧?拿破仑三世倡导的1855酒庄分级制度今天依然影响着全球葡萄酒产业,足见一个好的制度对于一个产业的稳定持续发展是多么重要!
在这个流行装腔的年代,酒庄也算是个热门词汇,并且,好像并不需要太多解释,酒庄不就是做酒的地方吗?可酒厂也是做酒的,它们有什么区别呢?
就这么轻轻一问,才发现原来我们脑中以为是约定俗成的概念并无清晰的边界。小伙伴们都知道法国有很多很多酒庄了——仅波尔多就有不下6000座。时常有人把很多酒厂、酒企翻成酒庄,这其实不太恰当。这里并没有贬低的意思,很多大的酒企既拥有品牌,也拥有酒庄。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拉菲罗斯柴尔德集团Groupe DBR Lafite (DBR:Domaines Barons de Rothscild),它是著名的拉菲酒庄Château Lafite Rothschild的持有者,但该集团旗下还有多款品牌酒,比如Saga传说和Légende传奇,只是传说、传奇的酒与拉菲酒庄的酒并没有关系。再说明白点,拉菲酒庄是酒庄Château Lafite Rothschild生产的,而传说、传奇是酒商拉菲罗斯柴尔德集团生产的,类似于奥迪与大众的关系。
酒庄产酒庄酒,酒厂产品牌酒。
有没有更清楚一点了?还是更糊涂了?不急,我们从几个具体问题来入手。
酒庄从哪块石头里蹦出来?
酒庄源于一个词,一个老掉牙的、封建气息浓厚的法文单词——château(发音接近xiādù)。音节上仿佛就能听出来那森严等级,一副老派模样。它的法文原意是城堡,并非专用于酒。
法国人非常注重保护古堡,他们对历史文化的保护是全世界最好的。Discovery就出过一集《法国古堡》,介绍了香堡Châteaude Chambord和香侬索堡Château de Chenonceau,闲来可以一阅。
只是当Château遇上波尔多,其含义才获得了延伸。
波尔多意义上的酒庄château bordelais,是一个葡萄酿酒单位,类似于中文的作坊(比如水井坊),它包含葡萄园、酿酒车间、酒窖等要素,涵盖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到陈酿整个过程。等等,那城堡呢?不好意思,我很理解你的失望之情,但作为château一词本意所在的城堡,其住人与否、甚至留存与否,在酒庄这一层面上都不重要。城堡是否宏伟、是否留存,不是衡量一个酒庄的必要条件!如果你去有波尔多酒王之称的Château Pétrus找宫殿般的城堡,你的失望也会很大!
在日常交流中,当我们提及某某酒庄,通常是指这个单位的葡萄酒产品。
Château对应的英文词是castle,但castle仅指城堡,并没有与酒有关的含义。这并不代表château一词只出现在旧世界葡萄酒上,新世界酒标上有时也能见到,只不过这些产品背后通常都有法国的影子,要么是法裔业主,要么是法籍酿酒师。
英文里的winery特指葡萄酒厂,法语里倒没有专用的词汇,只有泛指的négociant。
今年销量好,酒不够卖,我能用邻居家的葡萄吗?
同产区的邻居家的葡萄也不行吗?其实大伯大妈的葡萄照看得比我还好呢。但是,很遗憾,答案是否定的。也就是说,酒庄酒的产量是限定的,不能超过酒庄自有葡萄园的产能。同时,法国的AOC原产地监控命名法对每个产区的产量都有明确规定,以著名的波尔多大区AOC Bordeaux为例,每公顷(等于15亩)葡萄园产酒在5500到7700升之间(因酒种和年份会有差异),而次产区梅多克AOC Medoc则降到5500到6500升。
原酒就不用说了,同产区的葡萄都不能用,当然更不能外购原酒了。
酒庄酒一定要在酒庄内灌瓶吗?
一个重大误区,酒庄酒概念中最核心的要点是葡萄园和酿造,非重点环节的灌装并非区别酒庄酒与否的核心要件。实际上,法国酒庄产量普遍不高,酒庄里都没有灌装线,一般都是在灌装时请移动灌装车(两辆专用车拼成一条半自动灌装线)开进酒庄来完成。如果不是在酒庄内完成,那你就不能在酒标上印上“在酒庄内装瓶”这句话,仅此而已。
从技术层面讲,在酒庄内灌瓶,一能保证原酒不被偷换,二能避免运输过程中的氧化等对酒质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
酒庄不能产品牌酒,那副牌、三军呢,那些是酒庄酒吗?
不少人把一些名庄的副牌理解成为营销行为,这样说不完全,至少初心是想尊重葡萄生长的自然规律、用年轻葡萄和相对较弱地块的葡萄来酿副牌以确保正牌的品质。同时,也可以降低成本与风险,抓住那些消费不起正牌的爱好者。波尔多酒谚说:正牌喝小年,副牌喝大年。这样选择正是出于性价比的考量。
有记载的第一个副牌酒由碧尚男爵酒庄Château Pichon-Longueville始创于1874年。随后各大名庄跟进,Carruades de Laifte,Amiral de Beychevelle等等,如今1855列级的61个名庄目前只有4家没有副牌。
除了品质略低一等的副牌,还有一种情况,比如梅多克产区的中级庄Château Tour Prignac坡立蔓酒庄,它出一款Grande Réserve de Tour Prignac,是精选酒庄里优质地块的老藤所酿,比普通款品质更好。只是,中级庄联盟规定一个酒庄只有一款产品能用“酒庄”一词,所以它的名字里只有该酒庄的“名字”而没有“Château”一词。
以上两种情况,用的是与正牌同一葡萄园的葡萄,并由同一酿酒团队在酒庄里酿造、陈酿,所以,它们实际上属于酒庄酒,尽管名称里没有“酒庄”一词。
后来,有些大名庄的副牌品质、声誉日隆,价格甚至已经超过了有些列级庄正牌。于是,有些名庄又推出了三军酒,比如拉图酒庄Château Latour于1966年推出了副牌 Les Forts de Latour,之后又基于同样的理由推出了更年轻的三军Le Pauillac de Latour。这些都是酒庄酒,类似于奥迪A8、A6和A4的关系。
一个酒庄只能有一个名字?
这个应该是了吧?恰恰又有例外,比如格拉芙产区的斐兰德酒庄Château Ferrande,是当地不多的既产红葡萄酒又产白葡萄酒的酒庄之一,但它同时还出产纪龙酒庄Château Guillon,两款酒的酒质是相同的,并无正副之分。原来现在的酒庄是由两家酒庄合并而成的,像这样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酒庄名称可以保留使用,不管原先的城堡是否还存在。
除此,在众多出产副牌的名庄酒中也不乏这样的栗子:Château Moulin Riche之于Château Leoville-Poyferre,Château La Tour L’aspic之于Château Haut-Batailley。实际上1855列级名庄中,历史上多有变迁,感兴趣的可以自行纵深查阅。
我是壕,我是造一个酒庄吗?
真的是VeRy VeRy对不起,在波尔多,即便你富可敌国,你也不可能新造一个酒庄,以你名字命名,或者以你父亲、祖父的名字去命名它!
不过并非完全没有办法——可行的路径是先购买一座现存的酒庄,然后改成你想要的名字(通常只是在原来名称里加上一个新主人的姓氏)。
论酒质,同产区的酒庄一定优于品牌酒?
没有绝对,但多数时候是对的,尤其是前者更具特色与个性。这个其实很容易理解,好的品牌酒尤其是大品牌,产品一定富有该产区特色并代表该产区中高水平,但它瞄向大众消费者,必须最大限度度满足大家的口味。而酒庄酒产量受限,瞄向有更多葡萄酒知识和经验的小众群体,当然要以自己的特色去吸引消费者。品牌酒与酒庄酒加在一起,才是“葡萄酒”的全部,体现出葡萄酒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当然,酒庄酒通常也会比品牌酒贵一些,但也不都是不可企及的。酒庄酒的价格区间非常大,低至百元以下,高至万元以上,其中大多数还是亲民的。对于广大葡萄酒消费者来说,日常消费品牌酒,偶尔探索酒庄酒,这是多数消费者进阶成为葡萄酒爱好者,对葡萄酒了解加深以后,追求个性化消费的自然演化过程。
有些人喝茶只是解渴,散装茶也不以为意,但老茶客会去追求差异化和多样性,进而细化到某村某山某坡某坑,这道理是一样一样儿的。
带château的不一定是酒庄酒,不带château的也可能是酒庄酒
不带château的,除了副牌和三军,都不是酒庄酒对吗?当然不是。第一个跳出来的就是Domaine de la Romanée-Conti罗曼尼·康帝,谁敢说我不是酒庄酒?!除了Domaine,还有Clos、Cru等词,在特定语境下,也表示酒庄。
那还有带château而不是酒庄酒的?当然,首先是产区,罗纳河谷的著名产区教皇新堡Châteauneuf-du-Pape,不仅酒标上有château字样,瓶身上还有浮雕。
还有更绝的!从巴黎的豪华餐厅,到乡村的无名小店,法国几乎所有饭店都有这款产品:Château la pompe。它通常都已经提前醒着,用形制各异的透明玻璃瓶装着,不标产地没有年份,但温度适宜,你尽可以开怀畅饮,关键它还不收费——没错,它就是冰水!如果不想付费点瓶装水,普通人会叫carafe d'eau,幽默感强的你可以对服务生优(zhuang)雅(bi)地说:Château la pompe!
最后,还有一种château更强大,遍布法国各产区,Château d'eau——在中国也很多,它的名字叫水塔!
现在我们可以来总结一下了。
酒庄就是现存的、自有葡萄园的酿酒单位,其最主要的、必要的就只有两点:
- 自有葡萄园,并且只用自己园里的葡萄;
- 自己酿酒,拥有自己的酿酒设备及建筑设施。
酒庄的产品就是酒庄酒。而品牌酒是由酒厂生产、对产量没有法定限制的产品,亦即可以购买葡萄或者原酒。前者是精耕细作的小众产品,更富个性特色(甚至酿酒师对酒的理解和偏好也常常会在酒中得到体现),但仅用固定自有葡萄园的葡萄,受年份影响酒质差异大;后者是规模化生产的大众产品,适合大众口味,但可用同产区所有地块的葡萄,反而受年份影响小。酒庄只能做自己的产品,酒厂不仅可以生产其自有的核心品牌产品,也可替别人生产——国内市场上大量的OEM产品,大都是“自主知识产权”的。
最后,并没有广告。
原载于《WBO葡萄酒商业观察》(2015.08)和《酒业家》(2015.09),有增删。
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