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血浓于水。
亲戚之间有血缘纽带,关系往往是牢不可破的。
但是现在亲戚之间的情分却愈发淡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老祖宗两句话就说清了。
01
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
再好的关系,也是需要维护的。
很多大学里很好的同学,一旦毕业就没了联系。
过上两三年,就在彼此的通讯录里消失了。
生活没了交集,自然关系就谈了。
朋友如此,亲戚也是如此。
兄弟姐妹成家之后,有了自己的家庭,有了自己要照顾的家人。
慢慢地来往也就少了。
距离上的疏远,时间上的流逝,亲戚的感情也就愈发淡了。
所以古人说: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
但是很多人在相处的时候,却很少注意到这一点。
经常逾越分寸。
年轻人比较反感过年。
因为每到过年,就有七大姑八大姨问东问西。
工资多少,结婚了吗,要不要生孩子,要不要二胎。
在年轻人看来,这是个人隐私,这不应该被追问。
他们觉得:来往不是很多,管得倒是很多。
久而久之,关系就更难融洽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生活,都有自己不愿意让别人知道的私事。
如果一味扒人隐私,只能让亲戚越来越反感。
人生有尺,感情有度。
亲戚家的事,愿意说,就听着,不愿说,也不要乱打听。
尊重隐私,恪守界限,才能维系亲情。
02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人穷的时候,亲戚很少来往;一旦发达了,就算你住的再偏,也会有人来找你。
人情冷暖,自古皆然。
朋友的大伯是村里第一个考上的大学生。
大学毕业之后,留在城里当了公务员。
熬了十几年,成了科长。
看到他出息了,过去的亲戚就找上门来。
有借钱的,有让帮忙介绍工作的,还有让介绍对象的。
开始的时候,大伯还尽量帮衬,但是时间一长,找上门的亲戚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过分。
大伯一怒之下,和亲戚吵了起来,打那以后,再也没有往来。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里说过:“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并不在于是否是亲戚,小时候常常把亲戚二字看得美好而重要。
长大了,开始独立生活才知道亲戚关系常常是庸俗的,互相设法沾光,沾不上光就翻白眼,甚至你生活中最大的困难也常常是亲戚们造成的。”
过去是宗族聚居,大家都在一个村里,平时春种秋收,抗旱防涝都需要团结在一起,可谓是荣辱与共。
亲戚之间有互相帮衬的义务,如果有人发达了,那么所有亲戚都跟着沾光。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大家进城工作,周围都是陌生人,大家都是在一个陌生人的世界里独自打拼。
和他关系更亲的反而是朋友、同事。
亲戚以亲情之名一味索取,不知感恩,只能招人厌恶。
人和人之间是相互的,彼此帮衬才能走得更远。
清官难断家务事,亲戚之情,剪不断,理还乱。
与亲戚相处,既不能过分疏远,也不能太过亲密。
保持分寸,懂得感恩,亲戚之间才能温暖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