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外走了一天,今日实在不想出门,暖暖的太阳和12度的高温也叫不动我了,索性就在阳台晒一晒,看一看。
晒一晒2017最后的暖阳,看一看2017最后的时光。
照比前几日,这景色有些许荒凉,该落的叶子落入了尘土,等待下一个轮回,不该落的叶子依然茂密着,只是这叶子蒙上了一层灰尘,倒也与这冬日雾蒙蒙的天儿相得益彰。
清水河在小风的催促下还在汩汩地流向下游,重复它每日的工作。
公园里的死水,失了旧爱银杏黄又等来了新欢垂柳黄,想必它定不孤单吧?春夏秋冬,总有各种恋着它的树木黄了又绿,绿了又黄。
三三两两的人们在枯黄的草地上落座,不管屁股会不会潮湿,也不管会不会被不知名的虫子临幸,尽情地撒欢地享受这冬日里的暖阳。
偶听得远处几声犬吠和近处车辆急驰而过、碾压公路的声音,电动车的鸣笛声以及不知谁家的孩子寻着“妈妈”的叫喊声,好像也不失和谐,哦,差点忘记,还有我家小儿在身旁自娱自乐的声音。
这都是2017年最后一日里出现在我生命中的声音,经年日久,怕是时光旧了,这声音也会在我的记忆中消失,也便拼凑了这篇文吧?
极目远望,清水河对岸,农家自种的蔬菜,在阳光的照射下,更显得绿意盎然,这倒是给这雾蒙蒙的冬日增添了几分艳色呢。
突然想起,搬来这里的两年多,每年的大年初一,我都会和老妈儿子去对岸的农田里逛上一逛,识一识南方冬日里不惧寒冷的各种蔬菜,饱一饱作为北方人未见过南方蔬菜生长的眼福,这样度过的初一,乐趣不亚于外出旅游。
有时也会带回几颗长在路边的冬寒菜,择日煮粥来喝,清新自然的香气给寡淡的白粥增添一丝别样的味道,心情也会跟着雀跃不少。
犹记得,曾发过一条微博,大意是:我曾无比渴望生活在楼宇间,清晨伴着车水马龙醒来,日暮听着广场舞入睡。当我生活在这里的伊始,我是那样地排斥,待时间久了,却发现我对这里是这样的爱着,它总能给我出其不意的惊喜。
是的,我一直固执地认为,我生活在蓉城最后一片绿地里。
是的,年关里大片大片的蒜地、油菜花地,小片小片的豌豆、胡豆、莴笋、冬寒菜,所有的这些,我只需跨过一座桥,迈过清水河就可以亲眼见到,省去了堵车的时间,不用看人山人海,还能将眼睛清洗一番,岂不是很美的一件事?
现在,我没有更大的奢望,就想着每年的初一可以一睹对岸的绿意,就已心满意足。
就如我要结尾的时候,公园里的人更多了,清水河的水更湍急了,我却不准备再拍新的照片了。
景色每时每刻都在变,永远追求不完,还是用着赐给我灵感的最初的那两张照片就好,丢掉那些刻意和欲望,如此,更好。
就如,在我打字的这小段时间,阳台已经不再整洁,纯奶、巴旦木、水杯、垃圾桶、小凳子、毽子、羽毛球、玩具、纸抽已将阳台占满,我们俨然把这里当成赏风景、野炊之地了,索性让它乱上一下午吧。
恩,生活,有时也需要乱一下,尤其在某一个数字将要消失的最后一天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