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主要是自豪读了一本书,很大一部分因为自己读书速度挺慢。你说精髓吧也不知道自己是否感受到了,也就想着写点什么
忽然发现最近很爱看文革时期的那些文章,因为好像切身感受到那个时候人们的艰难,以及提醒我们在未来发展不再那么激进,比如早些的人民公社。
这本书,断断续续的幸福与苦难,最有特色的或许就是许三观和一乐了吧,在那个年代,确确实实难以接受那个不是自己的儿子的感受,但事实证明,双向的喜爱是会淡化一切的,说到底,人情冷暖,人情亲近在于人本身,以及各种村里的,城里的人们的小善良,每个人似乎都没有坏的彻底,也没有好到彻底。而自己似乎也在慢慢接受这个观点,因为作为有点完美主义的人,着实有些难度了。
一直在想书可以带来什么,什么启示,有哲人说,有名人说,说到底,一个就是别人写出来的经历,让你暂时去别人的世界,看看别人的处世哲学,去看那些你不一样的生存方式,不一样的感受,读书在读时不应功利,能读多少算多少,累了便休息会,但事实证明很多时候是读前不想读,看着厚实,后面又停不下来
恰是这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