厕所与文明
今天早晨五点起床,洗漱完毕就五点半了,急忙提了鱼杆出门走路并钓鱼。刚走到铁路桥的公路边,就看到人行道上多了一个新的移动厕所。不由感叹!现在的社会明程度真的是与时俱进哟。就我个人的观点,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如何?文明程度如何?从公益事业的好坏与配套设施是否齐全就可看出来,其中最主要的一项指标就是厕所。
由此我想到了油溪茅斯的发展史,道先从叫法上的文明演变为茅斯,意思是茅草房下放下斯斯文文的地方,后来又叫厕所,那就是住房侧面之所在。再后来就叫卫生间了,为啥?因为它比茅斯和厕所更卫生了,更好看了,更高档了。再后来又叫洗手间了,目的是提醒大家屙屎尿之后要洗手,免得一回到饭桌上又跟大家握手和挟菜,想起都烦。
记得小的时候,从麻沙桥方向进入油溪的场口处,有一因工伤座上轮椅的电工,靠国家照顾,就在场口处给他修了一幢土坯房子,可就在房子对面,天天都有好几个农民摆放了一排粪桶接尿,那些赶场的男人们只要尿胀了就都往那里跑,那真是:此处是尿凼,走拢尿就胀,一手解裤子,一手牵和尚。更有个别胆子大而又特内急的中老年妇女,也假装没看到人,解凤袍,开凤眼,撒凤尿。总之,每每一进场口,一股纯的五粮液味扑面而来。我记得有一次,被熏得难受的电工老婆气不过,把那些粪桶扔了好远好远,那些农民还不依不饶地说道:这么多年了,一直都是这样的,你这婆娘好鸡巴凶!
现在好了,到处都有标准的卫生间,而且还有专人打扫,如此良好的配套,让所有人都有了更加文明的内急行为。从茅斯到洗手间的演变过程可看出,油溪人卫生习惯也是与时俱进的,总之,物质文明了,精神就文明了。
百花岛主抒于二0一八年七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