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英国,大家常常会有这样两个印象。第一,它历史不够悠久,也不如其它欧洲名城好玩;第二,它没有好吃的。应该讲这样的第一印象还是有些准确性的。不过,这也只能算是走马观花得到的印象。大部分人是把英国等同于伦敦,然后和巴黎或者罗马去做对比,得出“英国不如法国、意大利有意思”的结论。
同时,大家用英国最常见的食物“炸鱼和土豆条(Fish and Chips)”概括英国的饮食。但是,如果深入到英国社会,走到英国的乡村和小镇,就不难发现英国还是很好玩的,而且尽管历史不算长,但是保留得很好,非常具有文化底蕴。至于饮食,虽然家常的英国饭算不上好,但是作为世界大都市和极为多元化的城市,伦敦是全球具有相当多的米其林餐厅的城市之一,比它们略低一个档次的好餐馆也很多,可以讲全世界各种美食都能吃到,只是大家要事先做点功课,挖掘一下。
从世界各地来到英国游玩的人,通常都会乘飞机到伦敦近郊的希斯罗机场,从那里入境。伦敦周围有三个机场,但和大家有关的,只有希斯罗。它也是全世界最繁忙的机场之一,每年接待7800万乘客,这个数量超过英国的人口。
从机场到市中心,只有25公里的路程,不过一旦进入到市区,交通就变得非常糟糕,因此坐车的时间并不短。如果是乘坐出租车,价格不便宜。在英国,公共交通还算是方便,特别是在伦敦,公交和地铁是最省时的出行工具,不过到了郊区就需要开车了,因为火车不仅车次少,间隔时间长,而且开得很慢,出了火车站乘车并不容易。
伦敦是个大都市,有32个区,不过旅游者经常去的只有伦敦城、威斯敏斯特、肯辛顿-切尔西、陶尔哈姆莱茨、萨瑟克、兰贝斯和格林尼治等几个区,那一片面积大约相当于北京的三环以内。伦敦可以游玩的地方非常多,我比较推荐的有十处,其中前五处是一定要去的,我们今天介绍。另外五处视你在伦敦的时间而定,我们之后会介绍。前五个地方分别是:
1. 大英博物馆
关于它我在《硅谷来信》和即将出版的《具体生活》一书中有详细的介绍,这里就不赘述了。特别要说明的是,由于大英博物馆的展品很多来自世界各大文明地区,因此英国政府将它作为给全世界的福利,免费向全世界开放。
大英博物馆内景
2. 白金汉宫
这是英国女王的主要宫殿,也是国家庆典和王室最高欢迎礼仪举行场地。它位于威斯敏斯特区,从海军军部大楼到白金汉宫之间是国家广场,两旁有詹姆斯公园和格林公园。在英国历史上的欢庆或危机时刻,这一带也是重要的集会场所。
作为依然在使用的宫殿,白金汉宫一年只有夏天7月至9月,这三个月对公众开放。由于每天参观的人较多,最好提前在网上购票。白金汉宫内部不允许照相,因此为了到此留念目的的游客其实不需要花半天工夫排队参观,在外面转转就好了。但是对于有兴趣了解英国历史和生活,特别是王室生活的游客,花上半天时间在里面转转是不虚此行的。
此外,英国女王为了表示与民同乐,每年会在白金汉宫的后院里招待3万名来自英联邦的民众参加皇家的派对。
白金汉宫外景
3. 国立美术馆
它也在威斯敏斯特区,在国家广场的东边不远处。这是全世界收藏水平最高的美术馆之一,可能仅次于卢浮宫。它里面收藏了世界上最早的油画——凡·艾克的《阿尔诺芬尼夫妇像》,以及达·芬奇的《岩间圣母》,拉斐尔的《圣母子》和梵高的《向日葵》等等。在国立美术馆前面的广场被称为特拉法尔加广场,是为了庆祝纳尔逊在著名的特拉法尔加海战中战胜拿破仑的舰队修建的。在广场的正前方,英国海军军神站在高高的功德柱上眺望远方。
4. 威斯敏斯特教堂(也称为西敏寺)、大本钟和国会大厦
威斯敏斯特教堂也称为西敏寺,在特拉法尔加广场的南边。它是历代英王加冕的地方,也是不少王室成员举行婚礼的地方,最后还是很多王室成员最终的归宿——安葬之所。
威斯敏斯特教堂里面挤满了历代国王的陵寝,前一半参观路线几乎成了扫墓的路线,转半圈之后,你的感受一定是,无论这个国王生前多么荣华富贵,死后大家对他的陵寝都懒得光顾,他们不过是诸多国王中的一个而已。
不过,当你转过半圈,来到教堂中央时,会被一座最大的陵墓和纪念碑吸引,周围站满了拜谒的人群,那就是牛顿墓。牛顿墓不仅规模最大,而且将面积不小的西敏寺一分为二,在牛顿周围安葬着很多其他改变了世界历史的科学家,比如达尔文。由于西敏寺地下“人满为患”,像达尔文这样伟大的人,棺椁都只能竖着埋葬,任何人在历史的长河中都显得很渺小。
西敏寺另一个侧厅则是莎士比亚的衣冠冢所在,在两旁陪伴他的是著名诗人雪莱和济慈,周围有很多著名文学家,这里也是大家留步瞻仰的地方。从西敏寺出来,你一定会有这样一个印象,英国以一个弹丸之地,傲视世界几百年,靠的是牛顿和莎士比亚这样的人,而不是国王们。
离西敏寺不远之处就是著名的大本钟以及国会大厦。大本钟其实是国会大厦的钟楼,它和哥特式风格的大厦矗立在泰晤士河畔,形成了英国具有代表性的景观。要想拍照大本钟和国会大厦,要走过威斯敏斯特大桥到泰晤士河的对岸。
伦敦地铁
5. 伦敦塔和塔桥
伦敦塔位于泰晤士河畔。伦敦塔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066年威廉征服时代,它最初是作为城堡和宫殿,但是历经各个朝代,先后扮演了军械库、铸币厂等等,最后演变成关押政治犯的监狱,并且定格在那里。
在英语中有句谚语,“send to the Tower”,就是送某人入狱的意思。在历史上,伦敦塔关押过英国著名的女王伊丽莎白一世(被她的姐姐玛丽一世关押)。它最后一次作为监狱使用是在二战时关押了德国二号人物,单独驾机飞到英国试图和英国媾和的赫斯。今天它成为了一处世界文化遗产。伦敦塔讲述了另类英国的历史,也是英国诸多城堡中保存最完整的一个,可以帮助了解西欧城堡的特点。
在伦敦塔不远处就是英国另一个标志性建筑——伦敦塔桥(Tower Bridge),它是伦敦的另一处标志性建筑。伦敦塔桥因在河岸两边各有一个60多米高的高塔而得名,它是世界上为数不多仍然可以使用的开启桥。每次遇到高度很高的船只经过塔桥,它就可以在一分钟内开启桥面,让船只经过。观看塔桥开启,成为了伦敦的一个景观。观看和拍照塔桥最好的位置,是经过塔桥到泰晤士河的南岸,从那里回望,塔桥和伦敦塔都尽收眼底。
要说明的是,很多人把伦敦桥(London Bridge)和塔桥搞混。伦敦桥在塔桥的上游一公里处,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如果在伦敦坐出租车,要和司机讲清楚,以免引起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