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老同学群,人不多,关系都很好。
前段时间,小牧爆照,都是我们读书时候抓怕的瞬间,要不是她保留着,那时那刻早就成了过眼云烟。
我那张穿着粉丝毛衣,打底裤外面套短裤,低马尾刘海别个花朵发卡的照片让我直接闭上了眼睛。
大呼,那时候硕爷他爹是真的没啥眼光啊。
我把这张照片发到朋友圈,同事毫不掩饰地来了一句,我还是喜欢现在的你。
当然,我也是!确切点说,是更加喜欢。
仔细看,那时候脸上明明洋溢着阳光与自信,那分明是状态不错的我。只是时间不同,我对试题的掌握程度发生了变化。
对,我觉得人生如同一份满是试题的试卷,不同的年纪拿到不同的分数而已。
那时候的我拿到了23分,但那依然是我那时候拿到的最好分数。
那时候不懂装扮,也正是爆痘的年纪,但热衷阅读和健身,非常积极地跟着我们那个小组织出游爬山打球跳健美操。
那时候不懂人情世故,交友但求真诚热心,至此都可以毫无隔阂地嬉戏打闹,开着无厘头的玩笑,很自然地讨论人生。
那时候没钱,但一直做着还不错的周末兼职,所以也不缺钱,至少可以很经常地与硕爷他爹异地互往,聊表思念。
那时候没什么交际,大把的自由都用在了图书馆里,跟大学四年一样,觉得时间真正属于自己的时候要多用在真正喜欢的事情上。
那时候不是很懂爱情,也只是全凭单纯不念利益付出真心,没有柴米油盐的浸染,也便换来十年相识,三年相知,五年相恋以至两年婚姻携手至今。
在23岁的年纪,读着研究生,谈着异地恋,交着一众好友,赚着一点小钱,不劳父母挂念,自己自主自娱自乐,也是极其满足。
尽管只是解决了人生试卷上的几个小题,但那却是我最好的状态下能拿到的最好分数。
最重要的是,那时候我真的觉得自己就是庄子所说的“绝对的自由”,做得都是自己喜欢的事,来往的都是自己喜欢的人,毫无约束,亦无拘束。
尽管那只是一种自我感觉,但良好啊。
也有遗憾,那不正是人生嘛。
就像蔡康永说的: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他的话是劝我们及时行动,不要畏难,也就少些错过。
我却从中看到了——该做什么的时候就要做什么,也就少些人生的错位感。
该专注于学习的时候去风花雪月了,真是到了谈论爱情的时候发现,一颗贫乏的内心总无法觅得更高格局的感情,便遇人不淑。
该专注于提升内在美的时候过多关注外在美,发现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给自己更有品质的在外修饰。
忘记谁说过人生是有阶段性的,也是有重点的。
我也一直认为不同年龄层次应该有不同的主要矛盾,主次分得清,也便有更清醒的人生规划。
那时候,便觉每个阶段都是最好的自己。
至少我这么觉得。
马上三十了,23岁的时候没有羡慕过三十的气场,此时我也不会觉得23岁多么鲜艳欲滴,无论如何,直到闭眼那一刻,所有的时光都会经历一遍。
它们就在那里,从未离去。
就像23的我觉得套装古板,现在的我觉得运动装有些随意了。
那都是我,亲自经历过的,每个阶段应该有的样子。
当然,每个样子也都是认真经营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