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如果你遇到一个因为家暴严重受虐的孩子,你会怎样陪伴他?你会通过怎样的方式去了解他曾经的无助和恐慌?你会怎样引导他去看到自己身上长出的力量?
1.故事
陪伴一个因为家暴而严重受虐的孩子,他喜欢下棋,便问他:下棋的秘诀是什么?他说:用头脑啊,不然笨可以下哦。
他的回答令人吃惊。
再后来,聊到孩子被家暴的经历,听的人心惊肉跳,眼眶发红。这个孩子,年纪虽小,却历经沧桑的感觉。
2.朋友
如果你是那个孩子,想必夜深人静时,那种孤单和无助也会涌上心头吧。
问:如果给家暴起一个名字,你会叫它什么?
答:恐龙
问:你是怎么没有被恐龙整死的?你是靠什么活下来的?
孩子一边思考问题,一边回答。
原来他身边一直有很多朋友在帮他,一个是生存力,想要活下去的心理力量。一个是望远镜,观察爸爸有没有醉酒,那是恐龙附身爸爸的信号。还有一个聪明机器人,在他一出生就跟着他了,总是想办法让他活得快乐一点。
介绍完朋友,让孩子把每个朋友都做成卡片,卡片上有每个朋友的信息和功能。看着这些卡片朋友,孩子觉得自己不孤单,他也是被宠爱的孩子。
3.问问题,找朋友
陪伴孩子用适合他们的方式,孩子表达受限,我们可以多问问题。
当一个孩子说帮他面对孤单的方法是勇敢时,问:如果勇敢是来帮你忙的,我可以说他是你的朋友吗?孩子理解了这个隐喻,接着问:我想认识你的勇敢这位朋友,可以让我多了解它一些吗?只有你认识他,利用你的想象力邀请他出来。
拿出纸笔,让孩子画出他的勇敢。
然后接着访问:
我们来认识一下你的朋友,这个朋友在你几岁的时候,被你邀请来的?
他如果出现,你的生活会有什么不一样?
你喜欢它出现吗?
什么时候你会邀请他出现?
过去到现在,他对你的帮忙是什么?
他住在你身体的哪个地方?
你和他的暗号是什么?让你需要的时候就可以邀请它出现?
通过这样的问题,孩子的生命有机会被聆听,被了解,被看见。把孩子生命中一个一个好故事串联起来,组成属于孩子独一无二的生命故事。
反之,如果一个孩子的生命手册上被标上,各种问题,什么人际交往障碍,注意力不集中等,那这个孩子的生命就是被问题包围。
而孩子在生命初期,建立的自我认同,大多数是通过外界的反馈,反馈不同,云泥之别,这也是为什么说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之大。
以上是《陪孩子遇见美好的自己》里的故事,很感谢作者给我们又介绍了一个好方法,陪伴孩子,其实,也可以用来陪伴我们的内在小孩。
生存力,望远镜,聪明机器人……你也有这样的朋友,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