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听一位大咖同事开玩笑说:“每天4点,老板准时给他发消息。”
怎么会?为什么老板怎么那么早、联系他?对,他们两个都是技术派,专家型,惺惺相惜。只有他懂老板的高深技术理念。其它人,不是不够资格和老板谈技术路线,就是听不懂。
好吧。那是你们的世界,你们喜欢就好。
但是,每个工作就有所在部门,部门里就不可能缺乏能做事儿的人。那些能真正给领导帮得了忙解决问题的得力助手,也不止只在上班8小时内做好份内的事儿呢。哪来那么多泾渭分明?
直到在单位已埋头苦干快3年的某些天早上,领导对Zoe说:“昨天晚上,你的电话?”“没电关机,正在充电。”“昨天给你电话,又打不通。”“快,看群消息了没有?有问题要马上解决?还没起床啊?赶紧的,打车去公司。”“马上就要发工资了,尽快换个手机吧,,xxx机型电池挺好的,工作还是需要好装备。”
怎么了这是?关于电话的话题频率有点高啊。
这不,又出差2天。“带上电脑、保持手机畅通。”出差开会还要带电脑继续工作,一心二用。晚上9点30,微信来消息,“帮我打开一个文件,我没有软件。”前天晚上让写稿子,昨天晚上修改方案,今天还要下载软件。对,那天明明休假,还让Zoe落实礼品采购的事情。那一刻,Zoe特别想扔手机。
恭喜Zoe,你已成为领导有事情时第一个想到的人。
01
“手机换好点,方便工作,你要把公司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这是领导对员工工作态度的期望。
工作会不知不觉成为生活的很大一部分,它是你的很多圈子的存在。
刚进入社会的年轻人,总以为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工作之外的时间是自己的。当看到单位上的叔叔阿姨以单位为家,旅游约一起、打篮球约在一起,连打麻将也约在一起,他们没有同事之外的朋友了,心里觉得他们真可怜,只剩下工作圈了。
“我不一样,这只是一份工作而已,离开了这,和他们就一点关系也没有了。”
真的吗?
02
工作几年后,可能你换了一、二、三份工作,人情冷暖,人走茶凉,也多多少少体会一些。公司不是家,同事做不了朋友。辗转几个单位,还是习惯一个人,连下班后去KTV,除了同事,竟然没有一个朋友。
“倒是,羡慕那些能和同事做朋友的人。上班的心情也愉快。”
后来,竟不知不觉的,你也能和同事们约着去徒步,约着去农家乐钓鱼,还要相互讨教小孩的教育,顺便分享一下下周的工作计划。
看,你也不知不觉成了年轻人眼里的不理解。
03
对,想起了吗?张大姐的小孩昨天发烧,晚上9:30,你第一时间电话过去推荐了适用的土方子。李师傅的母亲周六过来,你第一时间电话过去问需要帮忙去接机不?北京办的客户周天到,电话响了3声就接起了,你没有错过一个重要的客户接待细节。
不知不觉,你就和老同事们一样了,公事私事,只要需要,你都会热心肠的应个景,帮个忙。
这其中的,是日益建立起来的信赖感和依赖感,也挺好的。
04
观察单位里这样有信赖感的人,不难发现,他们已经确实是老同事了,在公司不是一年、二年,可能是三年、五年、八年。比起那些急不可耐、一年半载就换工作的年轻人,更多的是一些从容和归宿感。
也希望,在职场的我们,也能建立起自己的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