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读三国志就是冲着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去的,从刘备刚开始桃园结义之时就再期盼他快点遇见诸葛亮,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之时让我感动涕零,真如刘备所说如罕林遇到甘露,有种心心相惜的感觉。
他们之间的相遇犹如千里马遇到伯乐,心心相惜相互成就,他们一起一路过关斩将,赤壁之战、舌战群儒,一条条锦囊妙计助力刘备扶摇直上,然而再一路高歌猛进之时,关羽的辞世令刘备心智大乱,被愤怒冲昏了头脑,领军七十万去攻打东吴兵败逃至白帝城,抱憾而去。
那时五虎上将已去两员大将,即使他知道自己的主公决策是错误的,他并没有非常暴怒,而是设法营救以图日后大业,自己的主公辞世,诸葛孔明没有心灰意冷,全力扶持刘禅匡扶汉室,多次北伐,带着长山赵子龙一起实现个人宏图伟业也实现当初年轻一起奋战的兄弟们的遗志,子龙去后他病卧榻上,让我心生难过,他的一个唯一留下的真正支持者也离他而去。
看到他年迈孤独的背影,心里难免感慨,无论一个人多么厉害多么用兵如神,失去支持者心里也会孤独难过与常人无意,自先主去后他虽然打过很多胜仗,但胜利的天秤并没有倾斜向他,即使他在会用战术,但缺少得力助手也会兵败,不是每个人都会绝对信任与他,人性的弱点在于妒贤嫉能,刘禅听信谗言再诸葛亮出岐山离成功最近之时被召回,他既失望又无奈,为了缓解局势他再成功之时退兵而去。
他总是一个人孤军奋战,但他的意志至死都未磨灭,上演空城之计时展现泰山蹦于前的面不改色的心态虽然他并没有真正上过战场,心里难免生出佩服之情,他可以说用兵如神,只有姜维真正破过他的计,一个人一辈子能做到如此成功也是少之又少,虽然六出祁山未获得真正胜利,但他这一路的战绩却是无人能够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