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恰好是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好像很适合讲讲与书有关的那些事情吧,比如书的终身伴侣——书店。
平和的书店我不知道有多少,但“中原书屋”应该是我接触的第一所书店了,想来也十分惭愧,这接触的时间居然是到上中学之后才碰到的,这绝对不是因为书店开得晚,更多的应是小学阶段特专注于玩的缘故吧,以至于忽略掉了好多东西。
中原书屋,小溪地面旧车站附近,店面不大,但是和其他的书店一样,将四墙立架充当放书的地方,以便一进门便能看到满满一墙的书,书店中间位置,也同样堆砌满了书籍,一本本垒起来,高低有序,倘若蹲下来,举目望过去,这些高高低低的书便成了一座座“书山了”。初到书店时候,我便被这琳琅满目的书籍给惊呆了,心里不免惊讶了好久“怎么这么多书呢?怎么看得完呢?”小心翼翼的在里面逛了好几圈,却不知所措,最终啥也没买,啥也没翻看,便溜出店门去了,出门时候连老板的眼睛都不敢看,生怕来一句“怎么不买一本啊?”
首次的草草收尾引来了后面的频繁登场,后来,仿佛这里成了一个必须去逛的地方。只要有时间,便会偷偷去溜达一圈,同样在里面逛逛看看,也不摸书,也不翻书,就在那走走停停,甚至是对着那个书名,然后自己在那边猜想,这是书写了什么东西?有什么人?他们又发生了什么事情?脑补了一大通,现在想想也觉得好笑,感觉就像另类版的“窃读记一般”一个实实在在地看,一个幻想连篇地脑补。就这样逛啊,想啊,然后架子上部分书给脑补完了。后面看到这些书的真实面貌,一下子把自己给笑死了,风马牛不相及也。后来有细数了一下,总共就在这书店里面买了5本书,一本英语的英汉译词典,一本的新概念作文丛书,三本的语文教辅书,以至于我到现在还在思考,如果去逛店铺的都是像我这样的人的话,那店铺是不是早早就会倒闭了呢?更久之后,便更少的往它那边去了,为啥呢?因为我的读书选择变了,开始喜欢小说去了。正好,又有一家书店入了我的眼。
这家书店是一家租书的店,在东风桥头,建光楼那边,对外出租的多是故事类书籍为多,特别是网络小说,然后还有一些漫画。那个时候还没接触到过网络小说,特别是玄幻类型那种,当时是同学带了书本到学校里面,这才接触到这类的书籍。一看,挺有趣的啊,便一股脑拥了过去,不看还好,一看就停不下来了。玄幻小说里面那些光怪陆离的神奇世界,那些万般变化的法术招式,足足吸引了我眼球许多载,直到现在仍免不了这“网小”的“毒”。
除了这些小说故事之外,漫画便是我看的最多了,漫画的空白便由此给填满了,也看到好多出名的,到现在仍然非常有存在感的漫画,《灌篮高手》《百变魔卡樱》《名侦探柯南》等等系列的漫画一下子深深地吸引了我,让我陶醉于这二次元的世界无法自拔,甚至有几次还偷偷地画了几幅自我觉得可以的动漫人物画,本想拿出来炫耀炫耀的,但胆子小,最后就不了了之了。也有几次因为断本的缘故,便苦恼非凡,犹如蚂蚁噬心般,意难平啊。或许那个时候的欢乐时光有很大的一半便来自于这个书店了吧!再后来,因为学习的缘故,去的时间也少了多,到后面就基本没去了。而这书店什么时候消失的,我也不知道,只知道突然有一天想过去找的时候,却突然发现它不见了,也不知道是像中原书屋一样搬走了呢?还是倒闭了,心中不免多了好多不知名的遗憾。
上面这两家书店便是在老家平和时经常去的两个书店了,你可能会问了,为什么没有新华书店呢?当然有了,也有去过新华书店好几次,不过都是买完了书就走的那种,感觉自己和新华书店的气场不合,还是其他的什么缘故,待在那里久了会有些许的不自在,所以每次都是直奔主题那种,挑书,付款,走人,很是简单粗暴。
更到后来,到了师大读书,碰到了晓风书屋,一个充满文艺的名字,“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多美啊,不知道你是不是,反正我是瞬间给吸引住了,迈不开脚了。还有一学院老师自己弄的书店,叫四当斋,就在校园外边,因为不经常从那边走,所以去的次数也少。然后便是学校后门边上的一个缝补店了,那边居然也可以租书,有漫画书,还有二手书买,意外的惊喜,那会也着实开心了一阵。反正就师大的这几年里,去走了好多书铺子,有高大尚的,也有朴素无华那种的;有现代的,也有古色古香的。有店面的,也有那种路边摊……
反正不管是哪块地方,那时走到那,看到了,相见不如偶遇,然后就进去了。而现在,更是随心了,看到了,想进去就进去了。这样,或许是为了成全偶然间的不刻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