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成名
在中国当代小说的研究视阈下,邱华栋的“都市小说”占有一席之地。最早知道邱华栋是在2009年前后,我大学本科专业是汉语言文学,需要学一门课叫《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我们使用的配套教材分为上下两册,在下册的某个地方“邱华栋”的名字占据了一角,因为我对这门课非常感兴趣,所以我很自然地记住了“邱华栋”这个人名。老邱一九六九年生于新疆昌吉市,祖籍河南西峡县,他少年时期就发表了小说,18岁之前出了书,还因为文学特长被武汉大学录取。20岁他写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夏天的禁忌》,后来又相继写了两部长篇《夜晚的诺言》和《前面有什么》,这三部小说后来都发表了。应该说,老邱是幸运的,他在少年时期就实现了自己的文学梦,以后一直走在文学的道路上,现在是《人民文学》副主编。翻开老邱的文学履历,你会惊讶地发现,老邱是文学创作的多面手,除了写小说,他还在大学期间出版了两部诗集:《从火到水》和《花朵与岩石》,他甚至自费印刷了一本三十万字的小说集《不要惊醒死者》,并获得了学校里好几届“纪念闻一多文学奖”和“湖北省大学生科研创作一等奖”。尽管老邱的风头没有后来的韩寒、郭敬明那么盛,但他的文学之路走得较为顺利则是毋庸置疑的。老邱在1992年毕业后被分配至北京工作,先后出任《
》文艺部主任助理、《青年文学》执行主编、《人民文学》主编助理和副主编。邱华栋一直走在主流文学的疆域,他没有被主流文学界边缘化,他也从来没有把文学边缘化。
快人快语邱华栋
老邱是挺有个性的一个汉子。前几年我一直关注着他的新浪博客,记得他在一篇博文中谈到董桥,曾经有一段时间董桥非常红,甚至有人写了一篇文章《你一定要读董桥》,老邱的这篇博文就是驳斥“你一定要读董桥”这种论调的,他认为董桥的文章看得多了,就觉得甜熟,并很坦率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我偏不读董桥!他接着写道:我把董桥的书撕了扔进垃圾桶。我还记得当时读到这句话时忍不住地笑出了声。后来我又想把他的这篇博文找来看看,过把邱氏语言的瘾,可惜再也找不到了,不知道是不是后来老邱把它删了。不过,从此我就对老邱有了莫名的好感,也许在我内心深处就隐藏着一个快人快语的我。后来在研三的暑假,我把老邱的《白昼的躁动》找来阅读,觉得他的语言颇有个性,带有一股先锋性,老邱应该是一个喜欢尝试语言实验的成熟作家。可惜我对这本小说的故事情节忘得差不多了,只记得它写的是一群艺术家的生存状态。
再读邱华栋
阅读邱华栋是一件挺惬意的事,读他的文字能感觉到文字背后站着一个人。试看以下这段文字:
旅途中读刘瑜的《观念的水位》,文章依旧机趣生动,眼观六路,纵横开阖。但似乎觉得这本不如她的《送你一颗子弹》气脉贯通,清晰可鉴,针针见血。想来是报刊专栏汇集所致。其实刘瑜最狠处是在给自己男友起名叫“蚊米”,意思是蚊子拔掉腿脚之后,就叫蚊米,令人不寒而栗呵呵。不知蚊米现在命运如何了。后来我听说,蚊米把她搞怀孕了。
这则文字把老邱藏在文字背后的那种戏谑给活脱脱地体现出来了。
再看他对毛姆《作家笔记》的一则评论:
英国作家毛姆的笔记,一则则类似维特根斯坦式的断想,但都是关于文学、人生和历史、现实的,精辟论点迭出,值得细读。毛姆看来还很难过时。
《作家笔记》我在一年前读过,印象很模糊了,但还能想起当时阅读的快感,是一本很好的作家随笔,可与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的艺术》和《被背叛的遗嘱》对照着读。
有点惭愧的是,老邱的文章读得不多,只看过他的《白昼的躁动》和一些博文,以后有机会我想把老邱的作品拿来看看。天地日月长,会有机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