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讲是非常之重要的,因为无论哪一个学科都需要大量的记忆来掌握该学科的知识。能灵活应用知识的前提一定是脑子里已经有这方面的知识,否则就像切菜没刀,写字没笔一样。
不论是你想要学好一门学科,考取一个完美的成绩。还是想要在未来从事的事业中干出一番事业,你都必须依靠大脑的记忆功能。
但是记忆这种东西和其他技能不一样,我们出生之后就已经开始发挥记忆的功能了,所以逐渐的记忆就变成了我们的一种本能反应。这是一种不需要学习的东西,在我的知识体系中,我将其归类为元认知系列,即是与生俱来的天赋。
在我们拥有一个正常没有任何疾病影响的大脑的情况下,是不需要去担心自己记不住东西的。只是在后天的发展之中,每个人都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思维习惯。 所以记忆的能力逐渐有了差异,我们可以发现很多人记忆力特别的好,也有些人记忆力特别差。这其中也许包含天生就有差别,但是人类作为一种共性大于个性的生物,这其中的差异基本可以忽略。
由于记忆力这种能力具有与生俱来的特性,所以我们往往会忽视去提升这个对我们人生非常重要的能力。也因为我们的大脑非常的复杂,也很少去研究记忆的原理。所以对此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
可能很多书都会讲述一些有关于记忆的方法,这样的书可能在网上一搜索能有几千本之多。但是大抵都是一些「术」,一些死方法,也许你做了有效,但是你不知道为什么有效。也有很多基本上都是糊弄人。所以我们学习需要有「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精神,只有准确的掌握了原理,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而我在这里将会用我这几年对有关记忆力总结的精华分享给大家。在这里讲的内容比较多,但是如果能坚持认真看下去,应该会有所收获的。
1.我们的大脑是不是像硬盘一样,记忆到一定的程度就爆满了?
「大脑容量是多少?」
可能很多在学习的学生们都会有这样的疑问。因为在一段很长时间的背诵之后,我们往往会感受到自己的大脑处于了一种饱和的状态。感觉自己再也记不下更多的东西了。其实,只要在神经持续活跃的情况下,我们的脑容量是无限大的。
但是既然是无限大的为什么我们还是在一次记忆后感到脑容量开始处于了一种饱和状态呢?
这里我们就要提到有关于记忆的两个重要的概念,希望你一辈子都能记住。我们的记忆分为「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
之所以记忆大量内容后感觉脑子饱和了,就是因为短时记忆是有限度的。短时记忆对于我们的电脑来说就像是虚拟内存一样,是我们在边进行思考中边记忆的,可以说是工作时的内容。形象的来说,我们的短时记忆的容量就像个黑板。
黑板能写的字是有限的,在黑板被写满的情况下就容易出现两种情况。
①引起大脑敏感的内容,逐渐转换为长时记忆。
顾名思义,长时记忆就是可以长期存在于我们的大脑之中的记忆,它不像短时记忆像个黑板一样有限。
长时记忆对于我们来说就类似于一个有延展度有弹性的藏宝箱一样,会随着记忆的内容的增加不断地变大。
所以我们的记忆之所以可以无限变大,是因为我们记忆的节点可以无限的增加,我们所记忆的每一个知识点就像是一个记忆点,而其他知识就是另外一些记忆点,我们把记忆点的形状变成一条条线也许会更好理解。
比如数学的一个知识点「勾股定理」是一条记忆线,而「勾股定理」的勾股的意思又是另外一条记忆线,我们把两条线绑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记忆节点,这样的节点可以随着你捆绑的东西越来越多而无限增加。
一个记忆线所绑的其他记忆线越多,这样的记忆在长期记忆中,就会越来越深刻。越容易在需要应用的时候调动出来。
另外一点,不断地重复同一个知识点也会让长时记忆变得更加的深刻。类似于把一个知识点在黑板上越描越,把一个知识节点绑的越来越紧一样。
我们的大脑就像一个捕手一样,把所有能引起它兴趣的东西逐渐的捕捉起来放在长时记忆的宝箱之中。而宝箱内又别有洞天,里面就像是一个图书馆一般,放了很多的书架,里面有很多很多的书,有关于你所学到的语文文学类可能放在了一个书架上,数学在另外一个书架上,哲学,物理,心理等等不同学科在不同的书架上。这只是一个不太确切的比喻,这是因为你的大脑中知识是交集起来的,并没有分的那么清晰,越是分的清晰反而阻碍了在实际情况中的应用,因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往往需要调动多个学科交叉的记忆。
一般来说这个图书馆里面会存在一个图书馆管理员,也就是我在该系列(1)中所提到的储存脑(不清楚的可以去看看我的那一篇文章)。他会帮助我们自动整理归纳一些比较乱的知识节点,缕清一些知识线,让我们的长时记忆可以保持更加长的时间。
形成了长时记忆之后也并不是万能的,还是需要不断地应用才能使其不变得模糊和错位。在我们记忆图书馆中的书往往会根据时间的延长,里面的字迹变得模糊不清或者改变了位置和形态。我们必须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激活这些知识才能让它延长在记忆中的活跃而不是逐渐扔到回收站之中。
②不引起大脑敏感的内容被放进了大脑的回收站里。
我们大脑负责记忆的最小单位就是记忆神经元。神经元的结构就像是一棵树一样,它的两端都有延伸出来的枝条,也就是树突与轴突。我们大脑中的所有神经元都是联系在一起的,就像是一个枝条绑着另一个枝条一样。所以我们的记忆也和我们的所有感觉捆绑在了一起,听觉,嗅觉,视觉,皮肤的感觉全部都会融入记忆之中。
而刺激则是记忆能活跃的原因,所以我们的大脑有点像眼睛,我们的眼睛一般都会首先捕捉一些颜色鲜艳的东西。大脑也是一样,能使大脑敏感的东西才能长久的存在记忆之中。就像我们读书时看到了某一句感兴趣的话,过了很长时间,书的其他内容我们可能已经淡忘,可是这句话却记得很清楚。大脑这个捕手会去捕捉它感兴趣的东西。剩下的东西去哪里了?
其实我们大脑的强大程度超乎你的想象。从你出世开始所接触的所有信息都应该在你的脑中。只不过很多信息缺少应用和与其他信息的链接逐渐的丧失了活跃度,所以会一直在大脑里的一个类似于电脑回收站的地方埋藏着,可能用一个废物储藏室或者破烂仓库来形容更容易让大家理解。
这个仓库中也有一个管理员,只不过他能做的事情很少,因为这里面的书本都是残缺的,他基本无法整理。但是当你重新开始学习这一部分的内容这些残页将会找到所属的书籍并订装上去。所以有时你会发现,一门你已经学了好久差不多要忘光的学科再次需要运用的时候,第二次的复习往往更容易记忆。我们不能够让所有回收站的记忆都放在长时记忆的图书馆之中,因为很多知识也不一定在每天的工作中能用得上,所以一些知识记忆的流逝是一定存在的。但是通过一些记忆方法可以让更多需要的记忆处于长时记忆的活跃区,更容易被调动起来。(这些方法我在以后的文章中会提到)
2.好好把握记忆力的黄金时期
虽然在上面我已经解释了,在理想条件下,我们可以记忆无限多的东西,但这只存在于理想的条件下。事实上,我们大脑中的神经元的特性让这种情况不能实现。
我们的大脑在出生之后神经元会不断的增长到一百多个亿,但是在25岁以后,死亡的神经元会逐渐大于生长的神经元,大概每天都要多死几十万个。所以我们的记忆最活跃的时候就是18岁到25岁左右。这也是为什么经常有年纪大一点的人说看书也看不进去了,记不住东西了。但是我们经常可以发现一些专家教授已经很大年纪了还在从事研究学习工作这是什么原因呢?
这里又需要提到两个重要的新的概念:「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
流体智力类似于思维的活跃性,所以我们在年轻时候所利用的多是流体智力,在这种智力下的记忆力更容易记住东西。晶体智力则是随着以往的智力不断地积累而不断发展的,主要是根据经验来分析事物的能力的提高。所以老教授老专家们的记忆力已经下降了,多是根据以往的经验和长时记忆来进行总结而分析。如果让他们学习新的东西也没有那么容易。但是由于他们积累的已知经验较多,所以很容易建立联想,可以弥补一些流体智力的缺失。
所以对于我们学生来讲,需要做的就是流体智力尚可的情况下多积累一些知识,更多的将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才能在未来的学习中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所以在18-25岁的记忆黄金时期,一定要尽量把日后需要用到的知识进行好好的记忆,不然等到记忆力开始衰退的时候,记忆的效率就要大打折扣了。背书,还是要趁早而行。
写在结尾
今年我20周岁,大学也将要毕业了,学习这件事情对于我来说已经开展了将近20年了。
但是将近20年的学习生涯,真正觉得开始好好学习还是上了大学之后,在知乎上见到了很多大学霸的回答,对我来说简直就是醍醐灌顶的感觉。
再之后我读了很多书,明白了越来越多的奥秘,逐渐发现以前的自己对于学习有很多思维误区。今天我把这些体会拿来与大家分享,写有关于学习这个专题。(每周定期更新)
也希望大家能从我的分享中有所收获。如果我有写的不对的地方,请在评论中指正。我会尽量做出改进。
-end-
2016.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