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我、客我绘画的感受与启发
观察主我与客我,我发现有蛮多的相似之处:人物的大小、胖瘦是差不多的,都是圆脸,短发,双手并拢,呈站立姿势。我想我的主我与客我从整体而言内外还是比较统一的,不过从人物的综合细节来看,还是存在一些差异,比如发型,衣着,眼睛,嘴巴,耳朵。
我想我是希望自己能更随性洒脱,更外向健谈些,更善于倾听,目前的自己会比较循规蹈矩,又或者是生活单调,不太敢积极表现自己,在人前容易感到拘谨、紧张,害怕他人对自己的评判。从主我画像中,我感受到自己的内在有着活泼的一面,但这种生命的活力似乎一直在现实生活中处于一个被压制的状态,身上背负着太多他人的期盼,让客我感受到一种无力感。我想我需要给自己的内心减负,学着先爱自己。
二、乔哈里视窗
公开区(自己知,别人知):善良、诚实、忠诚、耐心、礼貌、坚韧、责任心强、执行力强、自律、勤奋、进取、重情义、脚踏实地
盲点区(自己不知,别人知):独立自主、聪明机智、外向乐群、谨慎负责、直率坦诚、宽容随和、情绪敏感
隐藏区(自己知,别人不知):胆怯、自卑、倔强、匮乏感
未知区(自己不知,别人不知):领导力?
三、自由书写(权威人士的影响)
笔触之下,流淌着我不愿去触碰的童年,那种替自己发声的感觉真好,可是随之而来的,也是一种隐隐的痛。。原来那些埋藏在内心深处不愿被提及的感受,它从未消逝,只是我试图把它掩盖在厚重的岁月之下。
小的时候,我身上有很多的标签,而我知道我为撕掉那些标签已然努力了很久很久,以至于让自己太累太累。最深入骨髓的标签是“贫困”,那些为自己争取助学贷款,助学金的窘迫之境,那些曾经的嘲笑仍历历在目。整个幼年,乃至青少年时期,在金钱上的匮乏,让我感到深深的自卑,时至今日也不曾真正的消退。虽然自己通过切实的努力,清偿了父母欠下的债务,还清了自己的大学学费,我也在老家买了一套房子,我的内心依然感受不到成就感,常常觉得很空洞。
我知道我需要与过去和解,去感恩这些沉痛的过往,造就了今天更好的我,而不是让自己找借口待在阴影之下,否定更多的可能性。
四、课堂绘画(洞中的内在小孩)
冥想时我看到了远处的大山被笼罩在黑夜星辰之下,四下寂静无人,空旷而辽远。但洞中的内在小孩的画面并没有呈现出来。我顺着自己的感觉,画了一个大大的山洞,一扇石门,然后画了洞顶上方的钟乳石,正在潺潺滴水,再画了高高垒起的石板,上面平躺着正处在襁褓里哭泣的婴儿。
我想这大概就是我内心深处对童年时期的印象吧,孤独而无助,四处都充满了危机和挑战,因为在重男轻女的农村,女孩的到来并不是让人欣喜的事情,更何况我已经是家中第二个女孩。我需要去极力证明我存在的价值,才能得到别人另眼相看的机会,然而很多时候却又无能为力,因为要撼动世俗的观念谈何容易,父母的长期忽视与不理解更是让我小小的心灵充满了伤痛与委屈。
现在的我已为人母,我能做的就是更多的去同理自己,推己及人,给孩子更合格的母爱,让孩子的内心能够轻盈富足,有个快乐美满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