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宏涛
看到PPT专家秋叶大叔在前几天的公众号里发了一篇《我得道个歉》的文章,我深有共鸣。我曾经和秋叶大叔一样,因为恨铁不成钢,得罪了很多人。
一,先来说说秋叶大叔与女学生的故事。
秋叶大叔几天前在武汉商学院演讲后,一位在现场被他“伤害”了的女大学生给他写了一封怒气冲冲的信:
我是你昨天用你惊为天人的智商碾压成碎片的外语系学生……不管你对我们学校的鄙视,还是对我的专业的鄙视,我都不管,让一个莫名其妙的人用毒鸡汤莫名其妙的喷了一身……我很讨厌你!
秋叶大叔在文中说:他是希望能引起大学生重视学习的方向,并主动学习,不要毕业后后悔。为了举例,他临时选中了这位学英语专业的学生,然后开始了连珠炮般咄咄逼人的口吻和女学生对话,但中间并没有等那个女学生把话说完。
秋叶大叔解释说:
第一是因为意识到演讲时间超时了,所以为了抢时间就没有给学生解释的时间,直接把我自己要说的话说完了。
第二是因为我习惯用打压方式做演讲,不是温柔疏导模式。我的风格就是霸道总裁风格……
在这篇文章里,秋叶大叔做了反省:
我过去做知心大叔,说了许多好话,没什么用。现在我觉得说重话才能改变几个人,大部分人的平庸是活该,我是希望大家做少数可以被改变的人…似乎我把话说狠了也容易引发误解,带来伤害。
现在看来给大学生们更合适用给希望的方式讲,毕竟要给大多数人希望,这个演讲策略,我要检讨。
就是这段话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
二,我从女性之友到女性公敌的过往经历
我曾经和秋叶大叔一样,原本是个暖男。因为我是家庭教育指导师和心理咨询师,所以我过去常在很多家庭教育类的群,无偿帮助女性解除烦恼,比如很多女性为孩子的教育或婆媳问题烦恼,我都会很耐心、很热情地和她们共情,真诚地帮她们,告诉她们,怎样才能更好地爱孩子,怎样才能更好地和婆婆相处。于是,我成了女性之友,在很多别人的千人大群,我的知名度和粉丝往往会比群主还多。
但后来时间长了,我发现很多女性说出自己的烦恼,并不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她们只是单纯发发牢骚,引起一些支持而已。她们丝毫不会反省自己的问题,甚至完全不觉得自己有任何问题,还是时常打骂孩子。
所以,我不再做女性之友,开始会批评她们的心态和教育孩子的方法(她们自己先在群里发牢骚,比如说孩子晚上不睡觉,我气得又打了一顿,才哭着睡了。女儿今天不好好吃饭,骂了不管用,又揍了一顿,还是不吃,气死我了……我会在后面评论或者讽刺一下,比如领导今天让你不爽,你敢碰一下吗?也就会欺软怕硬……期待有一天你老了,孩子也这样对待你,不吃就打……)。
这样几次之后,我就成了女性公敌了。很多女性把我当成眼中钉、肉中刺,只要我开口,不论说什么,都会有一群女性围攻。那场面,只有这张图可以表示了。
为什么我不和气地和她们说呢?和秋叶大叔一样,我和善过半年,发现没用。她们不是真心想解决问题,她们就是希望有人和她们一起吐槽“熊孩子真难带、婆婆真极品”之类的。所以,我只好用狮子吼之类的方式来警示她们,让她们明白她们的错误,以便改正。就像鲁迅说的:“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所以,我并不是像有些支持我的家长说的那样:“理论很好,心也很好,就是不注意沟通方式。”相反,我是刻意用这种方式的,我觉得迎合家长是错误的,只有给予当头一棒才能敲醒她们,也就是佛教说的:当头棒喝!
卡夫卡也说过:“那种让我们快乐的书,我们为什么要读呢?必要的时候,我们自己就写得出来。读真正的好书,就像一把利斧劈在我们脑袋上的感觉。”也就是说好的文学作品,并不是使我们快乐的,而是让我们深思的,甚至会常常引起我们的痛苦。痛则思变!
所以,我倾向于用这种直接批评式的方法。当然,和秋叶大叔不同的是,他是凭着经验进行的演讲,我是会根据她们的一些所作所为和观点进行批评。
遭到家长们(群里基本都是女性,偶有男性都是站我这边的)恼羞成怒式的指责后,我一点也不觉得自己做错了,反而觉得他们就是武志红所说的巨婴。
比如我批评一些女性给孩子的爱其实是控制,没有给孩子无条件的爱。
然后这些女性就会说:你给我们的也不是无条件的爱啊。你希望我们友善地对待自己的孩子,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可是你并没有友善地对待我们,没有给我们无条件的爱。所以你凭什么要求我们给孩子无条件的爱?
我说:要你们给孩子无条件的爱,是因为你们是孩子的父母。那是你们自己的孩子。我为什么要给你们无条件的爱?我们这是一个几千人的群里的陌生的网友,你们怎么好意思向我来索爱?把你们当婴儿,把我当父母来要求吗?我欠你们的吗?
……
如此种种,少部分人会支持我,大部分人都是对我非常怨恨的。
后来呢,我就退出了所有这些群,也不再在别人的群里闲聊了。也不再批评任何人了。对于我的客户,我会以咨询师的标准,用“真诚、热情、尊重、积极关注和共情”的心态来对待他们,至于群里的其他人,爱谁谁吧!我眼不见心净。
三,《沟通圣经》很好地揭示了我们失败的原因
今天看到秋叶大叔这篇文章,我很有共鸣。秋叶大叔希望能以这种警示的方式让大学生们反省,以早日改变,早点为自己的将来做好规划和准备,以免毕业的时候后悔。他的初衷无疑是好的。就像我当年那样,秋叶大叔与学生,我与那些家长,都是无冤无仇的,我们得罪他们,对我们自己一点好处都没有。但为什么我们还要这样做呢?
因为我们希望他们变得更好!
但是,很显然,我们没有达到目的。
为什么呢?
今天,翻开《沟通圣经》,
我发现这本书一开头就明确讲了沟通的四大目标,而我以前从来没有意识地考虑过这个问题,如果我早点看到,也许不会那样出力不讨好了。:
沟通的四大目标:
1,被接收(被听到或被读到)
2,被理解
3,被接受
4,使对方采取行动(改变行为或态度)
只要没有达到其中的一个目标,你的沟通就失败了。
据此来看,我和秋叶大叔的话其实在第一步就失败了。当听众接收到这些批评的声音后,我们后面的话,他们就根本不再听了,就会本能地进入防御状态,然后开始试图用各种方法来证明自己没有错,至于我们在说什么,他们是完全听不进去的。至于第二步被理解,第三步被接受,当然同样是不可能的。那么第四步,我们唤起的很可能只是相反的行为和态度,完全不是我们的初衷。
《沟通圣经》提到:考虑五方面,让沟通更有效。分别是:
1,沟通的目的和目标,
2,沟通对象(听众有什么样的个性、教育背景、年龄、地位,他们对沟通的主题了解多少……)
3,沟通时间和地点
4,沟通内容
5,沟通语气和风格。
对照这个可以看出我们沟通失败的原因了。
秋叶大叔演讲的对象是普通大学里的普通学生,而这些学生因为学校普通,所以本来就格外敏感,当专业和学校被轻视的时候,“自尊心”就会导致他们强烈反弹,根本听不进去任何非夸奖和鼓励他们的意见,一门心思维护自己的“自尊”。
沟通的时间上,秋叶大叔因为超时了,心急,所以没有给那个女学生说几句话的机会。
沟通的语气有些高高在上,霸道总裁风格。
这些因素都有问题,于是,他的演讲毫无疑问是失败了,达不到他的初衷。除非是内心非常强大且自省能力很强的人,才能从他的演讲中受益。对普通人而言,他的演讲听了反而更糟,会打击信心,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
我自己过去也一样,欲速则不达!我的听众都是自我感觉良好的女性(前几年QQ群里的女性大都是公务员或城市里的家庭主妇或白领),现实中很少会受到批评。
沟通时间上,因为我时间有限(毕竟要赚钱养家),我期望尽快唤醒她们。
沟通语气和风格,也的确并不友善。
所以,我的方法,并不能真正唤醒她们,除了对极少数人有益外,对大部分人来说,结果反而更糟,让她们更恼羞成怒,回去更容易对孩子发脾气。有不少家长就这样明确告诉我,说我说的话语让她们很恼火,她们回去会修理孩子出气,要故意气死……
这显然有违我的初衷。虽然她们并不是我的客户,只是共同在一个别人的群里而已,我不欠她们什么,但这并不是我想要的结果。
如何更好地沟通,我会继续看这本书。看完再和大家分享。
四倾听一场讲座的正确姿势。
最后,再来说一下听众,如果你希望能从一场讲座中有所收获的话,就要不忘初心。
你来听讲座,不是为了来挑毛病的,而是为了接触新观点、学习新东西的。所以,最好以空杯的心态来倾听。不要被演讲者的不同意见或者一些批评而激怒,然后什么都听不进去了,这样就浪费了你的时间,也浪费了你的感情,毕竟你们的生活以前和以后都不会有交集。
听到批评就不开心,这是人的本能,但一个追求上进的人,就要能克制自己的本能,不要像巴普洛夫的狗一样,听到摇铃声就克制不住了。要能够冷静下来,哪怕你很不开心,也不管对方说的对不对,你都先听听对方在说什么。
先把对方的话全部听进去,然后再在大脑里慢慢加工,去粗取精,吸收对自己有益的部分,无益的部分,就舍弃掉好了,不必花时间去追着别人要求道歉什么的。
比如你读一本书,觉得一个观点不好,你还要写信要求作者去道歉吗?作者写这本书或一篇文章,显然并不是针对你,他很可能根本不认识你,所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要对号入座,以受害人的姿态活着。
当然,这个事件里的女生确实是受害者,被众目睽睽之下,训斥了一顿。所以她很生气,是可以理解的。要求道歉也不为过。虽然演讲者并不是这个本意,但毕竟造成了这个结果。
所以演讲时举不太好的例子时,最好举自己的例子,或举一个陌生人的例子,不要在现场找,尤其不要找女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