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行情不好,管住手的很少。亏损割肉的挺多的。
其实亏损者大量存在,才是市场的常态。
扎心吗?
按二八法则,从长期来说,20%的人能赚钱,而80%的人则会陷入亏损状态。
纵然如此,还是吸引着人们前赴后继、像飞蛾扑火一样的涌入市场,为什么,因为绝大多数人只看到了暴富的机会,却忽略了风险。
每一个初入市场的人都认为自己是那个能暴富的幸运者。
而现实却会给人们沉痛的教训,始终逃不出二八法则的魔咒。
究其原因,还是人性在作祟,贪婪与恐惧会让人犯错,与市场背道而驰。
以抄底为例,下跌趋势中抄底,本身就是一种逆势行为。
你认为到底了,只是你的认为,下面可能还会再跌到你怀疑人生。
看到价格高了因为恐惧而不敢买,眼睁睁的看着它涨出天际。
因为交流沟通还有教学
有大量的样本
很多人其实是不适合的
很多人缺的绝对不是技术与方法,而是心态控制、情绪管理的能力。
冲动、恐惧、贪婪、患得患失,这些都会造成亏损。
因为人的性格是极难改变的,很多人从十几万亏到了几万,就已证明完全不适合这个资本市场。
为何还要心存侥幸呢?
有人可能会说,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
抱歉,资本市场不适合这一套。
亏货永远就是亏货,逆袭的可能比中彩票的机率还低。
那些给你打鸡血让你坚持的人,极有可能就是害了你的人。
之前筹备训练营
做试验
小白新手按照交易策略执行,两月翻倍了
小白开始有自己的想法了 ,起心动念。
然后收益率就只有前高了
很是感慨
一、行情回顾
大盘三大指数全天低开低走,三大指数均跌超2%,宁德时代盘中市值跌破万亿大关。
盘面上,软件相关板块逆势走强,数据安全、数字货币等方向领涨,吉大正元、海量数据、南天信息等涨停。此外军工、TOPCON电池、芯片等多个板块盘中活跃,但最终均冲高回落。
下跌方面,券商、煤炭等多个蓝筹板块集体调整,东方财富跌超10%,安源煤业跌停,广发证券、国联证券等跌超5%。
总体上个股跌多涨少,个股呈现普跌态势,两市超4200只个股下跌,连续两日下跌个股家数超4000家。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7994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1197亿。
板块方面,仅数据安全、数字货币、酒店等少数板块上涨,证券、煤炭、油气、新型城镇化等板块跌幅居前。截止收盘,沪指跌2.3%,深成指跌2.3%,创业板指跌2.34%。北向资金全天净卖出45.12亿元,其中沪股通净卖出18.55亿元,深股通净卖出26.57亿元。
今日“券茅”东方财富一度在早盘跌逾14%,虽在午后跌幅有所收窄,但终仍以10.78%报收。市场猜测或与《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的意见》提及券商基金降费有关。对此,国泰君安非银分析师刘欣琦认为,此降费非彼降费。《意见》是国办为优化营商环境所做的举措,不是专门针对金融行业。其中几乎涉及各类政府、公用事业、协会商会等制度性及牌照性收费。“从目的来理解此次降费,可以预测降费的主要对象是制度性(牌照性)带来的高收费,基于市场原则的合理收费预计不会受到严格的管制。与此同时,《意见》将推动金融行业回归本质,随着牌照红利价值下降,具有产品化、投资能力的机构将受益。从短线市场来看,虽然午后中百集团上演“地天板”,但在各大指数纷纷向下破底的市场环境下,对于情绪的带动可谓是杯水车薪,目前市场情绪跌至冰点以下。并且在市场几乎呈现出全线皆墨态势,并且从盘面上来看,尚未出现明确的止稳信号,指数后续或存在进一步杀跌的风险,故应对策略上先保持多看少做为宜,等待风险完全释放并出现右侧买点后再行跟随更为稳妥。
二、当日热点
1.国产软件
国产软件板块今日走强,南天信息2连板,海量数据、吉大正元等涨停,海光信息涨超10%。
据西南证券研报数据,受益于金融、电信等关键领域的行业信创高速推进,海光信息预计2022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70%-200%,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92%-465%,大超市场预期。招商证券也认为,海光信息经营数据侧面印证今年我国信创产业持续高景气。
2.eSIM
eSIM概念今日走高,恒宝股份、东信和平等涨停。
消息上,9月15日,工信部在官网回复留言称,目前,正组织相关单位,研究推进eSIM技术在平板电脑、便携式计算机及智能手机设备上的应用,待条件成熟后扩大eSIM技术应用范围。
招商证券[600999.SS、06099.HKEX]指出,与传统的带插槽的SIM卡相比,eSIM减少了设备上的卡片占用空间,体积减少90%,此外eSIM的无卡化有助于提高产品防水性能,增加产品设计的灵活性。华西证券表示,如果苹果在海外地区可以成功推广eSIM手机,则安卓厂商也会选择跟进,行业龙头供应厂商有望受益。
3.大消费
大消费板块继续活跃,中百集团、通程控股、奥瑞金等涨停。
中国银河[601881.SS、06881.HKEX]称,下半年重点关注“十一黄金周”、“双十一”表现,消费机会可能增加,消费情绪或将进一步上扬,预期2022 年全年的节假日零售市场增速将呈现企稳向好的迹象。当前消费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较为积极乐观,随着我国疫情管控效果和疫苗普及的进一步推进,国内经济正逐步恢复至前期增长轨迹,居民的消费信心以及国内消费市场活力稳健恢复,2022年社消增速也将进一步向疫情前水平靠拢。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