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到了新岗位后打不开工作局面的困惑?你有没有被下属架空的危机?你有没有被懂业务副手刁难的窘迫?你有没有在任务面前遭遇上面压、下面顶的夹心饼干式的尴尬?
我用自己成长的故事,来讲一个屌丝逆袭,怎样迅速坐稳车间主任这个位置的,或许会给你一些启发。
2000年的时候,做了一个月零三天操作工以后,公司正式任命我做车间主任,做了十几年车间主任的朱主任调到生产部当副经理,当时车间有150个人,除了车间主任,还有一个管质量的副主任,一个管生产的副主任,一个统计员,组成车间的管理班子,两个副主任都三十多岁,从中专学校毕业以后到公司,十几年一步一个脚印干到这个位置,无论资历、经验、人际关系都比我要丰富,跟他们相比,我就只能算是一个小白。
我手里除了一张任命书,其他是一无所有。老板对我的期望,老车间主任对我的观望,其他部门也在安静地等着看我的笑话,最可气的是两个副主任不服气的表情时不时刺激着我,比如每当我进办公室大门的时候,本来还有说有笑的他们,会突然鸦雀无声,我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被他们像摄像机一样拍了下来,作为他们的饭后的谈资笑料,这些压力瞬间像大山一样铺天盖地,还没有等我梳理出完整的工作思路,问题就自己找上门来了。
下班前,两个副主任就一起来问我,今天晚上要不要安排加班?你说假如你该怎么回答啊?听清楚关键词,他们是不带方案的选择题,需要明确作出指令的。这看起来是一个尊重你的工作请示,其实是一个包装好的陷阱,因为我对生产计划还没有来得及接触,关键是无论你怎么回答都可能不对,这是一个伪命题。你说不加班吧,假如生产任务完不成,大帽子就扎扎实实扣在你头上;你说加班吧,他就会继续问你哪个工段加班?因为加班涉及到配合部门和成本控制。你如果谦虚地说你们看呢,他就会说我们听你的。反正就是一个怪圈,绕来绕去,总要把你绕进去,大家说怎么办?
我是这样处理的,我没有正面回答他们的问题,只是当场打电话给生产部的计划员,请他马上到我们车间办公室来一下,然后我就不动声色地翻看车间员工花名册,并用笔圈圈点点。大概三分钟过后,你猜怎么着?生产副主任突然开口说:主任,我们已经商量好了,今天晚上冲压工段加班。大家听懂了没有?我当时面无表情地对他们说,我今天第一天到位,我只强调三点:第一,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第二,在没有新的工作调整前,原来怎么做现在还是怎么做;第三,希望我们在一起工作的阶段能合作愉快。虽然就三句话,可以讲字字重如千钧,句句惊涛骇浪。
也就在这个时候,我下定决心,要设计一套“攘外必先安内”的组合拳,来稳住车间主任这个位置。当生产部的计划员匆匆忙忙赶来的时候,我就随便找个理由把他打发走了。
都说万事开头难,其实难就难在没地盘。你在办公室里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被他们通过各自的渠道和小圈子,通过qq、短信等源源不断向老板或者其他部门传递、发送。
那到底从哪里撕开缺口呢?大家想想看,一个部门负责人最实在的权力是什么呀?对!是用人权。领导不可能是千手观音,他是通过用人来控制住局面的,通过用人来实现管理目的。把两个副主任都换掉吗?当然不行,且不说动静太大老板肯定不乐意,就是我,大军未行先杀大将也是不吉利的,给其他部门看笑话,况且离开他们马上也转不起来,最起码转的不顺,这是最愚蠢的想法,完全是损人不利己。都说有困难找上级,但是解决棘手问题是考量一个管理者独当一面工作能力的,这也是我本职工作范围内的事情,我认为决定一个人在团队里快速晋升的关键是两条:第一是有没有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第二是有没有解决突发性复杂问题的能力。
那怎么办?解决方案就是把两个副主任互换一个位置,大家想想看有没有什么妙用之处?
这事情的难点在哪里呢?当然不在老板和人力资源部,因为当我和老板交流这个想法时,老板的眼睛一亮,反而主动帮我补充一下,让人力资源部经理去协助我执行车间的轮岗试点工作。
真正的难点在那两位副主任身上,现在我们用轮岗概念从意识形态上解决了调岗的合理性,剩下的就是他们个人意愿上的接受程度了。
在和两位副主任正式谈话前,我注意到有一个顺序不要颠倒了:首先是我要公开找2-3个在车间里威性高、有文化、有一定管理能力的班长谈话,试探性或者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车间的管理工作,这样一番操作,既能让两位副主任暗中心里发慌,虽然我名义上说的是给车间进行管理人才储备;其次是由易到难,从两个副主任中找出性格上比较弱的一个先突破,谈好就签字,把成果固定住。再次是谈话参与人员,时间、地点、调岗确认书都全部准备好,由人力资源部经理和我一起谈,二对一的谈判优势;最后考虑到最坏的结果,如果他们真的不肯配合,就果断换人,或者换掉一个,当然这是下下策,但是公司也参与进来,如果搞砸了,人力资源经理会和老板解释来龙去脉,反正也扯不到我身上。
最终我选择在在老板办公室隔壁的小会议室谈,把他们从车间那个空间隔离出来,在自己一亩三分地上可以称王,到了北京就知道自己官小了,调虎离山,给他们心理上无形的压力。
说句实话,我当时有百分之八十的把握敢赌,因为我吃准两个副主任都是人到中年,跟西游记里说的一样,头上有孙悟空的紧箍咒,猪八戒的身材,沙和尚的发型,上有老母需尽孝,下有小儿要开销,加上房贷的压力像三座大山压在头上,他们可不敢失去这份稳定的工作,肯定会顾虑重重,思想一动摇,气势上就已经输了,一件事情上没有坚持,其他事情就会全线崩溃。而我呢,本来一无所有,光着脚的贫下中农,即使输了,对我也没有什么影响,因为我已经跟老板站在一个战壕里,安全的很呢,对下可以说是代天巡抚,对上可以说是替天行道。
因为准备充分,后面做起来顺风顺水,一连串的组合拳以雷霆万钧之势把他们打蒙了,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只要能保证原来的工资待遇不变,他们都愉快的接受了。记得最清楚的是,他们俩都问到了同样一个问题,就是面对一个全新的工作领域,担心做不好,有顾虑。这反而说明他们认真考虑了,这个问题当时是我回答的,我宽慰他们,没有哪个人是天生的,都是从战争中学习战争,两位仍然在车间里,工作上可以随时交流,两位新的副主任加上我这个新主任,我们应该是公司最新的管理团队了,其实这句才是画龙点睛之笔,大家都是重头开始嘛。另外鉴于车间的产品线太长,我建议从车间班长中挑选一个负责人的老员工来做检查官,对生产计划和会议决定进行检查,请两位副主任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人选可以推荐?他们几乎异口同声说,这个由你决定,我们完全赞同。各位,在这种情势下,他们刚刚像渡劫一样逃过一难,都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还会有反对意见吗?
谈完以后我马上督促他们现场交接,把办公室座位换了过来,我也主动搬到大办公室里,原来是车间主任是一个人的办公室,我必须要做出改变,嘴上说是保持信息同步互动,其实就是一定要设法去掉前任的印象和痕迹,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把他们座位一动,就等于撕掉了他们身上的标签,中国人向来对位置很敏感,公司也不例外,公司满100个人就开始有政治了,现在从形式上看是焕然一新,把他们内心革命了一下,把他们心里原来那股戾气化解的烟消云散,从现在开始,大家一个起跑线。
我最终从十几个班长中挑出一个比较优秀的,充当车间检查官,每天要早会讲评考核,参加车间管理会议,等于储备了一个车间副主任,这样就起到了管理制衡作用,而且对车间的陈年往事和真实现状,我完全可以从检查官那里得知,车间副主任也失去了信息优势。设立检查官制度,我是首创,后来在公司得到了推广,因为这对执行力相当有好处,我还给工作检查创立了“七有七不行”的管理机制,即“有工作没计划不行,有计划没执行不行,有执行没标准不行,有标准没检查不行,有检查没考核不行,有考核没奖惩不行,有奖惩没兑现不行”。当天晚上,我请车间管理人员吃饭的时候,明显感觉到两位副主任的心悦诚服。这一系列动作,让全公司上下刮目相看,也为我随后开展车间的管理变革奠定了基础,当然这是后话。
我们不是在日本和德国,每个人不可能一辈子只待在一个公司一个部门,到一个新部门去工作,遇到最大的挑战就是“去前任化”,不然工作根本无法深入,光靠教育感化没有用,一定要让关键的当事人触动到利益,人不是因为知道而改变,人是因为受到触动而改变。不见棺材不掉泪,不撞南墙不回头,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毛主席当年将十大军区司令员对调时,就是意识到有些人长期在某个地方任职,就成了独立王国,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牵一发而动全身;现在有些公司里的员工,由于把公司的平台当做自己的平台,把平台当本事,牛的不行,去掉个“土”字,简直就是皇帝,说一不二,连老板有时候都无计可施。
有些副职,长期在某一领域默默深耕细作,积累的人脉和能量,有时候让主要领导开展工作时都处于举步维艰,长期架空状态,就像聋子的耳朵一样摆摆样子,实在无路可走的时候弄得领导只能灰溜溜走人。
到新的部门,稳固位置是头等大事,无论是官场还是商场,无论是职场还是情场,只要有人,就用可能是战场。只是职场上每天不知道要上演多少这样的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