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都在家,而且都是能吃的年纪,每天的馒头消耗数那可不是个位数可以数完的。昨天中午买了五元钱的馒头,到了晚上就还剩下两三个,亏得晚上吃火锅,才没有出现馒头荒。
看着迅速减少的馒头,我打定主意,自己蒸馒头吧,或许能省点钱。哎,疫情期间,挣钱不易啊。说干就干。今天中午烙完饼后,我就开始发面。担心面开不了,我用了两袋发酵粉,事实证明,放多了,下午三点多就闻到了面盆里散发的酸酸的面粉味。四点我开始准备切菜,因为老公说想吃包子,正好冰箱里还有一些韭菜和茴香,我便洗了,甩干,控干水。因为大宝喜欢吃茴香,二宝喜欢吃韭菜,我家只要做菜馅的,基本上就要买这两样。
先切了韭菜,倒上油,锁住水分,放点鸡精、十三香,倒点蚝油、香油。不能着急放盐,容易出汤。沏了碱面水,倒到面里,开始揉面,面不软不硬,正好。揉好后,又盖上盖帘醒了一会儿。利用这个时间给菜馅放上盐,调好馅,因为老公嗓子不舒服,就放了一小勺盐,事实证明,的确一点也不咸。
将面切成两块。先拿出一块,继续揉起来,把面搓长,揪了十来个面剂子,擀成面皮,拿起一个面皮,舀上两勺菜馅,捏起面皮,一个包子顿时出现在我的手里。好,还不错,有模有样啊。十来个包子包完了,凉锅,下锅,拧开火,守在炉火旁,等着锅里上了大气,把火拧小一些,继续等了二十分钟,老公说,时间可能有些长了,关上火后,回了回气,掀锅,拾出来,近水楼台,先尝了一个,味道还不错,老公很给面子,竟然一下吃了四个,虽说包子个头不大,但也很让我高兴,看来我手艺还不错哦。
第二块面,开始包茴香馅的了,有了第一锅的经验,第二锅少蒸了五分钟,掀锅后,尝了一口,嗯,火候正正好。
看了看表,还有半个小时,大宝才下课,打了个紫菜蛋花汤。
吃饭了,我的两锅包子,最后还剩下两个,看着孩子们吃的那么起劲,心里美滋滋的,我这两个孩子不挑食,是让我比较欣慰的,否则我得愁死,因为我做饭技术实在不咋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