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厌一个人本质上反映的是什么?
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熵增”,矛盾愈发混乱,情绪愈发失控,问题愈发无序。所以智慧的人懂得不纠缠情绪,而是用“降熵”的方式,把混乱变成有序,掌控局面。
什么是“熵”?为什么要降熵?
“熵”是物理学中的概念,用来衡量一个系统的混乱程度。
熵增定律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它揭示了物理系统发展的不可逆性,熵值越高,系统越无序;熵值越低,系统越有序。
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将这一概念引入心理领域,提出了“精神熵”的理论:当一个人充满杂念和负面情绪时,内心就会陷入混乱状态,无法专注于真正重要的事情。从《论持久战》我们明白,真正有效的解决方案,必须抓住主要矛盾,减少无序的能量浪费。
讨厌一个人时,情绪本身就像“熵增”一样无序扩散,如果不及时降熵,不仅会拖垮你的情绪,还会影响你更重要的目标。
降熵的意义在于从混乱中找到秩序,让你在情绪中抽身而退,把精力用在对的人和事上。 如何降熵?有三个关键,分离、远离和距离。
01 分离。看清问题本质,专注自己的目标。《论语》有言:“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真正有智慧的人懂得把注意力从他人身上转移到自我完善上,专注于自己可以控制的事,而不是浪费精力在无谓的情绪中。分离是降熵的第一步,当你不再被无关的问题牵绊时,你的内心就会更加清净。
02 远离。退出纠缠,避免无效消耗。远离的智慧包括两方面,心理远离,不试图改变讨厌的人,也不被他的行为激怒,而是冷静划清界限;物理远离,减少与对方的接触,让自己脱离对方的“情绪污染源”。
有些争吵,赢了却输了人生,远离不是逃避,而是一种主动的策略,它让你避免无谓的消耗,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更有意义的事上。
03 距离。用成长拉开层次,彻底脱离低环境。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可以明白,“高瞻远瞩,方能不惑于一时之得失。”将革命的目光放在全国时,许多局部的争端和矛盾自然显得微不足道。
真正的强者从不与负能量的人纠缠,强者把目光放在更远大的目标上,把时间用在值得的事上,把内心留给值得的人。他们不轻易翻脸,因为他们知道,翻脸是本能,降熵才是智慧。
分离他人的情绪,远离无谓的纷争,用成长拉开差距,当你站在更高的山峰上时,曾经让你讨厌的人和事都会变成微不足道的点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