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消费语境”是一切营销创意思考的原点
从事营销工作,每个人都认为“我当然是从消费者角度出发的”,事实上,很少有人意识到“消费者角度”是什么角度?有几个角度?
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这是一个非常非常专业的工作。
什么叫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呢?就是使用“消费者”这个词的时候,要把我们所讨论的事情注入消费的语境、场景、情景、信息环境里面去。
维特根斯坦说,语言的产生,是一边玩一边制定规则;语言的使用,是一边玩一边修改规则。
有时候,必须把某个词语从语言中撤出,送去清洗——然后,再把它送回交流中。
华与华方法带你进入消费语境并通过模拟消费场景,来设计企业战略、产品开发和营销传播创意的方法。
消费者有四个角色,就是消费的四个阶段,四个情景语境,四个不同的时间、地点、信息、反应、目的、方式、内容等等。
这四个情景语境是:1.购买前;2.购买中;3.使用中;4.使用后。
购买前:消费者还没有到购买场所,没有到卖场,没有上购物网站。商品还在商店,还在仓库,消费者还没有买它,但是消费者从广告上,从亲友口中,得到它的讯息;或者,在朋友家看到了它,先留个心。记住这三个情景:看到或听到广告,听到别人说,直接看到了商品。这三个情景我们在后面会介绍对应的三个方法。
购买中:消费者到达了购买场所,到了卖场,或上了购物网站,正在溜达、观察、体验。
使用中:消费者正在使用商品。
使用后:消费者使用了商品,他可能会和亲朋好友分享他的体验和评价。
我们试着分解这些环节,每一个分解动作,都蕴含着营销传播机会和方法工具。
购买前,消费者是什么呢?是“受众”。
购买前,消费者和产品的关系是通过媒介发生的。
而当通过媒介发生关系的时候,消费者和商品之间的关系,是作为受众的状态,我们怎么去研究受众呢?受众有什么样的特征呢?
受众的第一特征是茫然,第二特征是遗忘。
受众最根本的特征是茫然,就是你苦口婆心地大叫大喊,你使尽各种各样的花招和他说话的时候,他的反应只有茫然。
你必须时刻记住,你是在透过媒介跟一个茫然的人沟通。
把受众从迷茫中唤醒过来,这是沟通的第一要义。
如何唤醒他呢?首先是刺激。刺激,让他作出反射。作出何种反射最有效呢?作出本能的反射。
所以,最高效率的沟通,是激发受众的本能反射。
就是要在第一秒钟让他发现,你要说的话和他有关,这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高效的。
你要找到他最能反射的那个点、那个词,然后选择你要他反射的那个点、那个词。
要让受众做出反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他立刻觉得这事和他相关,而且是高度相关。
对于受众,营销传播首先就是要他对你起分别心,有比量,有反应,有分类——分入和他相关的一类。
当受众对你不能作出反射,没有把你分别出来,他是不会和你一起进入非量的,你就在他的现量洪流中随风而逝了。
现量
比量
非量
受众的第二特征则是遗忘。
你好不容易把他从迷茫中唤醒,他转头就把你忘记了,重新陷入了迷茫当中去。怎么让他记住你呢?就要靠重复。
宣传的力量来源于重复,这是一切政治宣传家的常识,但却往往被企业品牌营销部门所遗忘。
重复就是投资,是在一个地方持续地投资,换创意则是换地方重新投资,每一年换一个地方投资能成功吗?
知名度是品牌的终极优势。
知名度第一,就等于销售优先权。
知名度是绝对的、客观的,就是知道这个品牌的人数,是可以数得出来的。
永远要投资于品牌的知名度,这是包赚不赔的生意。
品牌价值,就等于价值定位乘以知名度。
消费者的第二个角色:购买者
购买者的核心特征是置身于购买环境中的信息搜寻者。
有了购买者的思维,我们就能发掘出卖场和包装的媒体属性和媒体功能,从媒体功能的角度来设计包装、陈列和卖场效果。
华与华方法:企业的自媒体和全面媒体化
产品本身就是企业自己的媒体,包装是品牌最大的媒体,因为产品的到达率远远超过媒体广告的到达率。
而全面媒体化,就是用媒体思维去设计企业和消费者及销售者接触的所有环节。
产品包装是最大的媒体。
用符号刺激购物者的本能反射。
把货架当成广告位用。
把包装文案,做成导购指南。
让产品自己会说话,让包装成为导购员。
包装设计创造陈列优势。
用产品结构占领更大柜台,创造更多销售机会。
注意以上几条的最大特点是没有在卖场增加一分钱的额外投资。
把卖场的信息环境视作一个媒体环境,每一个商品都是一个频道,在卖力地演出,而购物者的目光就是遥控器。
用色如用兵。视觉沟通,色彩第一。
符号刺激本能反
厨邦酱油采用餐桌布的绿格子符号做包装设计,使购物者对其产生熟悉感和好感,甚至能刺激食欲、产生唾液。
把货架当广告,把包装当广告媒体。
把包装文案做成导购指南
如果你观察过购物者如何购买牙膏、洗衣粉,你就会知道包装文案能发挥多大的威力。而如何吸引他阅读,引导他一口气读下去,读完就能把你的产品放进购物篮,这就是营销人员一生的修炼。
沟通的主体是通过其对包装的阅读过程实现的。
购物者对产品包装的阅读,是严肃、理性的。包装上的所有文案,要指向你的产品价值,你要确信,包装上的文案,值得消费者为之掏钱。
用色如用兵,用符号刺激本能反射,这仅仅是第一步而已,接下来,必须马上跟他展开快速而严肃的沟通。
和购买者的沟通,必须是严肃而快速的。严肃是因为掏钱是很严肃的事,快速是因为留给你影响他购买决策的时间很短。
而且,你必须比别人更快!你要能够跟购买者产生快速沟通,你才能够战胜对手。
因为,你沟通的速度越慢,你所需要的时间越长,夜长了,梦就多了,他随时可能把你放回货架上去。
如果拿起你的包装不知道从何读起,不知道从何看起,他就会把你放回货架上去;如果他开始看的时候,他发现,看了半天还不明白你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他就会把它放到货架上去。
他不会好奇,他也不会有耐心,他也不跟你开玩笑。他拿起你来,就是要你马上告诉他,你是一个什么东西,你凭什么要他把钱给你。你要又快又严肃地告诉他。
在华与华方法里,我们把这叫让产品自己会说话。先当头棒喝——用色彩和符号刺激本能反射——然后,引人入胜,引人入“购”,引人多购——这要靠包装文案。
购物者思考当然不仅仅是包装设计思想,还有产品开发思想,根据不同的渠道,不同的终端,开发不同的产品。
在一个类别里形成完善的产品结构,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更大的陈列面。
和销售商的合作政策,也指导我们开发不同规格和价格的产品,以获得销售商最大限度的合作。
在卖场,我们有两个客户:一个是购物者——买我们商品的人;一个是我们的销售商——替我们卖东西的人。
所以说营销是两件事:一是让消费者向我们买,二是让销售者替我们卖。
如果我们能对销售商的生意创造更多的价值,他会更卖力地投入更大的资源,来替我们卖。
一般人会想到两点:一是推动性的,让销售商卖我们的东西有更大的毛利;二是强迫性的,由于我们的品牌对消费者有巨大的影响,销售商不得不在低毛利的情况下也替我们卖。
有没有想过,我们能成为销售商的咨询顾问,帮助他不仅卖好我们的商品,也能提升他在这一品类的整体生意,包括别人的商品?甚至,提升整个店的生意?其实很多企业已经在这样做,只是都没有形成系统的意识和方法。
消费者的第三个角色:体验者
消费者购买商品来做什么呢?来使用。购买并不是结束消费,消费者还会使用它。使用的本质是体验,消费者的使用体验将决定品牌的最终命运。
营销传播创意,必须深入研究消费者作为体验者的行为和体验。
产品开发创意,则更是从体验者的语境出发。
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使用体验。
对于餐厅、娱乐场所等服务业来说,购买即使用,即买即用。所以服务业发展出了体验经济的完整方法论。
服务业的体验经济方法论把消费分成三段:
来之前,制造期待。顾客是为期待而来。
来之中,制造惊喜。满意的定义,就是超过了期待,所以对期待和惊喜都要进行精确的设计。这来之中的惊喜,还要设计整个时间过程节点的情绪高潮,像看电影一样,三分钟要有一个兴奋点,当你在游乐场一个游乐环节游玩结束,情绪达到最高潮的时候,下一个环节一定就是纪念品商店,因为这时候你最容易掏钱。
走之后,值得回忆,乐于谈论。值得回忆,同时一定要设计一个你会购买带回去的“纪念品”。
纪念品的本质是什么?是一个信物,是一个符号,是一个媒体。
在产品上你可以制造体验。
包装可以创造体验,你在喝果汁的时候,上面有苹果、橙子的图片,这张图片拍得比旁边的那张漂亮,喝起来你就会觉得新鲜一些。
不同商品的包装,有不同的体验要求。
什么叫包装?
包装是一个仪式,是把我的一颗心包给你的仪式,就像我办一个婚礼,摆满了鲜花,你能批评我过度包装、浪费不环保吗?
消费者的第四个角色:传播者
传播者是最后的一环,其实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如果你能抓住传播者,就事半功倍了。
华与华方法有一条,叫不做“传播”做“播传”,传播关注于播,播传关注于传。我们说传播的关键在于传。
播传是我播一个东西让它自己能传,发动消费者替我们传,先考虑不花成本的“传达率”。
广告不是我说一句话给他听,而是我设计一句话他会说给别人听。
我们要做的是,对消费者的口碑进行规划和发动。
当我们在写一个产品的文案的时候,不仅仅要思考如何向购买者介绍产品,同时还要思考,如何让使用后的消费者去传播我的产品,如何让消费者向别人描述你的产品时候,使用的语言和你使用的是一样的。你要做什么呢,你要做到你描述的语言是不可置疑的,是不存在误解的,而且,这些语言、文案是最容易被记住的。
广告语不是说一句话给消费者听,而是设计一句话让消费者去说给别人听。
甚至视觉形象的设计,也不是设计一个图形给消费者看,而是设计一个图形让他可以去描述给别人听。
我们不仅设计了他转述的内容,而且设计了他转述的场景和过程。
因为我们本来就是根据他转述的场景和过程来设计的,我们研究了他在消费使用后的角色——转述者、传播者。
消费者是角色,产品是道具,消费是戏剧。我们的营销创意,就是每天都在默戏,默消费的戏,受众的戏,购物的戏,使用体验的戏,传播传达的戏。
如果你没有默戏的能力和习惯,就不可能驾驭消费的剧场,自然也就不能够编撰消费的剧本。
记住理论的“解释”本质:有一件事解释不通,就不是理论。
所以不存在“史玉柱的做法不符合西方的营销理论”,如果不符合还成功了,那一定是理论的错。天才不需要理论,但是理论却需要天才。理论家对天才及天才与理论的关系,早有定义。
克劳塞维茨说:“天才是擅长某种活动的高超的方法和精神力量。天才所做的并非不符合理论和规则。那些片面而贫乏的理论,将它所不能解释的一切归之于超越规则的天才的领域,这是不对的。天才所做的,正是最好的规则。理论所能做的最好的事情,正是阐明天才是怎样做的,以及为什么这样做。”
有句批评人的话叫“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天才,如庄子所说,则可以“不知其所以然而然”,自然而然。别人也想学他那么“然”,理论家就要去找“所以然”。
所以史玉柱所做的任何一件事情,都没有超出现有营销和传播理论的范围。
什么又叫“过时”呢?二战时期有一位大战略家——英国的李德哈特,他是一战前战略家克劳塞维茨的粉丝,不过他更更是孙子的超级粉丝。他这样评价孙子:“《孙子》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兵书,但其在思想的渊博和深入程度上,从无后人可以超越他。在过去所有的一切军事思想家中,只有克劳塞维茨可以与之比较,不过相对于孙子来说,克劳塞维茨太‘过时(dated)’了。”
克劳塞维茨比孙子晚生两千多年,不过李德哈特仍然认为克劳塞维茨太过时了,孙子才是军事思想的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