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26 星期一 江苏淮安 晴
《春天里的来信》是我校一位毕业后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学生在招聘母校学生后的写给孙校长的一封信,感受到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的专业能力、面试礼仪、人文素养存在的问题,对如何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及实践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自强自立精神、如何加强就业核心竞争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提出了建议。
再读这封信,感受到毕业生对母校的一片深情,更能体会到毕业生对当代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的热切期盼和迫切愿望,涉及到教学与管理,课内与课外,高校与社会,学生与家长,知识教学与素质养成,人才遴选与社会需求,任课教师与学生个体,以及成才者的今天与未来等各个环节。
其实,大一年级做什么,大二年级做什么,在入校后的职业生涯规划后都会有明确的要求,《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等课程的开设一定程度上厘清了学生发展思路,入校时的优秀学长成长分享、身边榜样的励志榜样也为同学们注入了动力,树立了前行的方向。每个年级、每个学期对有具体的学业目标、能力要求等,规划是明确的,行动是必须的。
可是,缺乏行动的目标在现实中显得非常苍白,缺乏自省的提升在成长路上尤其缓慢,迷茫、困惑、低沉的情绪弥漫,无所事事、遭受打击后的颓废沮丧也有,一知半解、学艺不精的自以为是也有,眼高手低、空有理想的仅存想象的又有,在专业学习的路上理论和实践脱节,总觉得自己学得还可以,总是以阿Q精神为自己的拖延、后退做挡箭牌,久而久之,变成了自己不满意、用人单位不满意、家长不满意的一类人。
读了这封《春天里的来信》,看得出来用人单位对学生综合素质要求的提升,这就提醒我们同学多增加一些平台的实践和锻炼,为自己多加能量多补钙,自加压力多元学习,静心思考,潜心发力,耐心磨砺,聚力成长。
辅导员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和讨论都是外在激发同学内心的成长愿望,人才培养体系有针对性地完善也是环境、平台上的优化,归根结底是我们的学生你应该怎么办?怎么用四年的时间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人,能够以怎样的姿态面对接下来的人生。
大四了,不知道辅导员办公室在哪里,大三了,连一个学籍证明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写,大二了,不会写请假条,很多看来很基础的事情,到了只会读书的同学面前就变得特别难,特别不自信,还是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除了学习,还需要怎样的能力,不明确自己怎么一步步实现自己的生学涯的目标。
总是“书到用时方恨少”,总是“不撞南墙不回头”,当大四就职升学路真正摆在面前的时候,有的人才开始慌了,开始着急了,该会的专业知识掌握得不透,该有的动手能力实现得不强,该懂的文明礼仪行动得不明,在成长成才的答卷面前苍白无力。
这封《春天里的来信》在冬天读来,依旧令人深入思考,找准短板,重拾信心再出发,从一件件小事、一个个小目标开始,和图书馆、实验室、自习教室亲密接触,和专业知识、实践技能、职业素养成长相伴,这封信必将在来年亦或将来迎来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