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堂课是深入、生动而具体的,想让我们来看看整堂课的主线:
课程开始,张洪喜老师带着大家回顾了上一次课上讲到的兴奋性客体及其发展路径,老师用一个高一女孩子的案例让我们看到:建立孩子的兴奋性客体路径,是让孩子感到希望,感觉到自己说的话是有意义和价值的,当自己说出来会得到帮助,从而建立孩子的同一性己自我认同。
进入这次课的内容,首先进入到解析温尼科特的论文《攻击性与情绪发展的相关性》,“当孩子辨识出其攻击欲望针对的对象客体母亲与提供他抱持性环境的‘环境母亲’使同一人时,会让婴儿产生愧疚感,这是一大进步,之后会涌现修复的欲望”。爱与恨的选择中,我们如何面见这个“愧疚感”?接着,在温尼科特的论文《过渡现象:从儿童玩具的角度研究主观与客观之间的中立区域》中,我们看到孩子在玩游戏时的专注性如何影响着孩子的心智发展,以及母亲与孩子的关系中是否能在早期作为一个客体供孩子使用,母亲的对孩子在社会化上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个社会化与父亲带来的社会化功能又有怎么样的关系?在父母的影响当中,孩子如何形成虚假自体,虚假自体与真是自体之间存在怎么样的博弈,虚假自体的五个层级又如何在成年人中暴露出来并影响着成年人的方方面面的?那么,面对着一系列的心智成长过程,面对一些心智的bug,心理治疗师又怎样工作,在哪个层面上进行工作呢?
下面我就在上面这一些列的进程中细细的进行梳理和展开!
关键词:兴奋性客体、抑制性客体、同一性、攻击性、活力、愧疚感、爱与恨、主观与客观逐渐的中立区域、专注性、过渡客体、主体与客体、虚假自体、真是自体、分裂、拖延症、移情、情感、路径与目标。
此刻,让我们闭上眼睛,静静的回忆童年,在你的记忆中是否有过一个让你感到受伤的经历,就是因为答应给自己买的东西久久不能实现,或者你心仪已久的东西父母却对你对此的央求无动于衷?是否在你的脑海中还会浮现出小的时候看到父母吵架而自己战战兢兢的不知所措的感受?是否在记忆中有叔叔阿姨微笑着夸赞自己乖巧懂事的场景?.............
我们每个人的今天都是由于无数的童年经历、对这些经历的体验以及我们自身带着的禀赋,就像一场游戏,我们是这个游戏的结局,游戏不断更新,结局也同时不断刷新。而心理学就像一个更新软件,寻找并尝试修复生命中的一个又一个的bug!
带着我们对自己童年的记忆,来看张洪喜老师分享的案例:一个高一的女孩子,从小经常经历父母的吵架,父母一次又一次的争吵使孩子孤独的躲避在自己的小角落之中,拥有自己的兴趣和感受却没有人给予她响应和确认,女孩儿不敢自己去读书,不愿意和同学交流,每天上学放学必须父母接送。女孩儿经常处在与伙伴的对比中而无法确认自己,当自己晚上很写完作业,而在朋友圈发现很多同学还在忙着写作业的时候,自己就不知道别人在写作业的时候,自己的这个时间该如何处理,该做些什么事情才合适,而如果同学已经写完作业了但自己还没有完成作业的时候,又感觉很慌,不知所措。女孩儿内心仍然饱有着一份童真和好奇,女孩儿心理一直在想:“我一直非常纠结,我以后和我的孩子怎么说,当他问我天上的星星是什么,我该怎么回答,是要讲那是行星,还是用童话的方式讲那些星星上住着一个个美丽的家园?”不知当你看到这个问题,是否想起儿时那些天真的幻想和无边际的思考?这个高一的女孩子一直在内心的幻想与现实的理性之间摆荡而无法确认。治疗师与她分享自己在面对孩子这样问题的时候是怎么回答的,治疗师告诉孩子天上的是恒星,并且跟孩子讲了很多星星爆炸带来的影响以及人类探索宇宙的故事等等,这个时候女孩儿释然了,女孩儿表达“我很开心,终于得到了一个明确的答案,我也是这么想的”。
面对这样一个边缘化的咨客,治疗师作为一个兴奋性客体,咨客在与治疗师建立关系的过程中对象化治疗师,有了这个对象化路径,在这个路径中咨客感到安全,感到有希望,感到自己是有价值和意义的,自己讲出来的话是会得到响应的,自己的困惑是会得到帮助的,在这个路径上重新建立咨客的同一性,咨客不会因为无法自我确认而完全的陷入迎合与顺从的虚假自体之中。在咨客与治疗师这样的治疗关系中,经过10次左右的咨询,咨客的状况一步一步的在好转,她的数学辅导老师徐老师感受到了她越拉越多的笑容和越来越好的融入性,女孩再次听到父母吵架的时候,不再是陷入创伤的状态,而是可以躲开父母的争吵,把自己适当的保护起来了!
听得到这个案例的分享,我更深的在感受着一个心理治疗师用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技术对每一个咨客的帮助,以及治疗师在响应咨客的同时自己的内心也同时被响应的时候内心的那份自在!
进入温尼科特的理论中:
《攻击与情绪发展的相关性》
原初时期,攻击性几乎与活力是同义词
辨识出其攻击欲望针对对象“客体母亲”与提供他抱持的环境的“环境母亲”是同一人时,会让婴儿产生愧疚感,这是一大进步,之后会涌现修复的欲望。
强化特定的防御机制,让爱与恨在不同的轨道上进展,这样,客体分裂成好与坏的防御发生了,愧疚感就平复了,但,代价是爱失去了某些古怪的攻击性,而恨则会变得更具破坏性。
对于婴儿而言,攻击性不过是原始能量与活力的表达,并无好坏之分,孩子活力的表达需要父母的响应,此时母亲作为一个“环境性母亲”提供孩子一个抱持性环境,而孩子的活力表达可能在不同程度以及不同情境下唤起母亲内在恶的客体的内化,母亲感受到来自孩子的攻击性,母亲对被攻击的感受在母子的环境中被孩子感知到,而孩子当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欲望所针对的“客体母亲”与提供自己抱持性环境的那个“环境母亲”是同一个人的时候,孩子的愧疚感就由此产生。
愧疚感是孩子能量转化的转换器,进入愧疚感的层面,孩子在内疚的冲突中逐渐建立主体的基座以及转化的机制,愧疚提供能量的转化成为结构化的基础前提,也是完成同一性与自我认同的基础。
而如果孩子采用特定防御的方式回避自己的恨意投射带来的愧疚感,如此爱与恨可能产生分裂性的进展路径,这种状况在成年我们会看到很多人以爱的名义释放自己的控制性以及恨意的状况。恨意在防御模式中以更隐性,更具有攻击性的方式释放出来。
温尼科特论文:《过渡现象:从儿童玩具的角度研究主观与客观之间的中立区域》
从主观与客观之间的边界看主体建构的进程:早期儿童在使用客体,用的全部是主观的世界、理念和状态,从孩子对于玩具的专注程度,去看孩子对于客体使用的深度,有些孩子玩玩具非常入迷,他玩具不多,对每一个玩具都倍加珍惜并且倾注自己的情感,而有些孩子玩具非常多,总是在不断的更换玩具,却对每一个玩具都没有专注的投入和情感的灌注,这个孩子更多的或许在关注自己的小伙伴有哪些玩具自己是没有的,又有那个小朋友在占用自己的玩具,这样的孩子往往被占有欲和攀比心消解了对玩具本身的情感灌注,他们在使用的只不过是玩具这个表层客体。
这个过程在李仙通过学习心理学看到孩子的变化上非常明显的表现出来,在学习心理学之前,孩子总是会在绘画中,画着画着就去问问妈妈自己画的好不好,这个背后也映射着母亲在对孩子绘画的好坏的关注。而学了心理学之后,李仙发现了自己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意志性要求,在儿子绘画中,李仙不再去干涉与关注,而是给足孩子空间,或者帮助孩子共同完成,关注点放到了绘画的过程,而不是结果之中,她发现儿子画画越来越专注,可以自由自在的连续画上两个多小时,把自己浸透在绘画的体验和感受之中,而不是抬起头去问妈妈自己画的好不好。尽管开始的时候孩子画的不够那么美,但是我们看到孩子在绘画中的专注性,并且在探究中朝向审美的路径中发展。
同样,在另一个27岁沉浸在cosplay实际中的男孩而言,他深深的沉浸在cosplay的世界中,只有在与客户交流的时候才会回到客观的世界中,去了解客户的状况和需求。尽管他没有广泛的外界链接,但是在主观的世界中,他享受着过程之美,并且逐渐形成深度的主观体验和过程体验。这就是温尼科特说的过渡现象,他处在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中立区域。
而对于成年人,我们理性的清楚自己不能沉浸在主观世界当中,而却恰恰在追求客观的过程中模糊了客观本身的模样,反而用伪装的主观去替代自以为是的客观世界。
再回到婴儿的阶段,来看看婴儿和母亲之间的关系对婴儿的影响,对于婴儿最重要的需求是营养、安全、信任,这三个点都不能碰。这三个点都很重要的影响着孩子的心智发展。
安全需要:是温暖、微笑、热情的响应。是父母的安全感给到孩子,是内化的机制,父母对世界的安全感越足,孩子的安全感就越足。越过分的保护孩子,表现出来父母对这个世界缺乏信任和安全感。越焦虑就越无法给孩子安全和信任。成人的不安全感投射到孩子身上了。
母性的奉献就是供孩子尽情的使用的客体。而往往出现的是母亲总是用意志约束甚至切割孩子的需要,反过来是孩子成为客体供她使用。母亲是个客体,而不是主体,母亲成为主体,孩子就成了一个被动的客体。任何生物体都不愿意屈从为一个客体,都想成为一个主体。
关于分裂与假我,温尼科特这样说:“在早期时,若有分裂的高度倾向,个体便处于一个被引诱到虚假生命的危险中,而本能力量会站在诱人的环境这一边……这类的成功诱惑可能会制造出一个看似满足的假我。”
这是虚假自体最核心的表述,虚假自体最原始的那一极就是造成最严重的分裂,虚假自体假我越深,内部的分裂就越突出。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当你乖的时候,就得到父母完全的包容,孩子就是在被引诱的层面上,主体被一点点消解,一切目标导向,完全为功利性目标服务。当生活的目标完全是功利性的,很可能酒没有了发自内心的喜悦,掩盖了真实自我。最终站在被引诱的位置上面,迎合别人就得到福利和认同,于是本能也就往那边去靠了。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感叹:我的初心在哪里?在发出这种感叹的时候,实际上你的本能力量已经站在被引诱的层面上了。
拖延症是很多人在感叹却无法克服的一个问题,有很多看似励志的方法告诉人们如何克服拖延症,而理论上的励志却无法切实的克服拖延症的低效率,拖延症的核心是主体的力量起不来,形成不了节奏,也就形成不了活性以及与客体的链接,就是动力路径和动力系统的就出了问题。不做动力系统的修复,拖延症不可能改变和完善。通过动力系统的修复,调动真实自我的力量,真实自我核心的力量就是发自内心真切的对事物的审美感。
真实自我是真切的需要,本能力量是原始的能量。虚假自体形成,在最早期就是不敢把真我放出来,当把真我放出来会感觉到自己不被别人接受,觉得如果把真我放出来别人会认为自己很怪,到后面自己都感觉自己怪,感觉自己不好玩没有意思,于是逐渐形成虚假自体。
虚假自体的五个维度:
极端的,真实自体是被掩藏的。
不太极端的,虚假自体保护着真实自体,而真实自体被认可为是一种潜能,并被允许有一种秘密的生活。
趋向于健康的,虚假自体寻求某种环境使真实自体成为他自己的成为的可能,虚假自体保护真实自体的核心是让真实自体免于羞辱,所以,一旦虚假自体失败他很可能寻求自杀来防止真实自体的被羞辱。
接近健康,虚假自体建立在认同的基础上,通过认同或模仿他人的以保护真实自体不被冒犯和贬低。
健康的,虚假自体代表一种日常的适应性的“社会礼节”,这是一种健康的对社会化的理解和妥协,个体仍然是创造性和自发存在的。
虚假自体越不健康就越是结构性的东西,虚假自体越健康就是是策略性的东西。对世界不对抗、不抵拒,更不破坏,这就是真实自体。
温尼科特说:大部分的问题都没有进入移情领域中被分析
移情是分析的重要过程,对于边缘性人格障碍建立移情关系很不容易,最关键的是关系非常的脆弱,所以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治疗,很讲究策略,一个战术性策略都不能错。边缘性人格障碍不要动他的情感,一动就要碎。
在治疗中,只有移情才能分析,分析是手段,是进入内心的一个路径和方法。不移情,情感不出来,就修复不了,咨客内心内化的形象,不管是恶的还是善的,一定要投射出来,治疗师必须承担移情投射到你身上的力比多。而很多不成熟的治疗师承受不了咨客投射出来的不好的形象。
移情中的修复能力就是用了正向推力。真我本身就有活性和能量,治疗师把真我的力量和潜质调动起来,往建构的方向去发展,形成自我建构的真正的力量。移情难是因为要碰原始客体、原始情感和原始关系模式。这个在早期对孩子很重要。孩子都在形成原始的策略,在形成自我的保护。孩子在早期少一些恶的干扰会很重要。
分析有很多路径,但是不是目标,最终通达主体。
而在分析的路径中,进行传记式自我观察是自我修行的一个重要路径,也是能量转化的重要支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