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个电影非常火,时隔五年被搬上荧幕,仍然被刷屏了。评论褒贬不一,有人说这就是中国式教育的真实解剖,将中国家庭孩子压抑的生长环境赤裸裸地展现在众人眼前;有人说这部影片未免也太过矫情,主角有人疼有人爱的,至于为了一只狗歇斯底里和爹妈大哭大闹的吗?对这部影片没有同感的有两种人,一种是幸福的,他们有非常尊重他们的父母;另一种是不幸的,他们可能有相似经历,但已经长大。忘记了小时候的伤痛的他们,成为父母后,便会遵守这种一顿毒打喂一颗糖的教儿育女的法则。影片中我对两个情节尤其印象深刻,写下来分享一下。
孩子的善良,是与生俱来的,请珍惜
爸妈送了李玩一只陌生的狗。初来乍到,小狗耷拉着脑袋,不看正眼看人。狗儿用破旧潮湿的纸箱装着,像被装进了一个小小的隔离间,发出哼哼唧唧的声音,还东张西望慌张地探着脑袋,李玩没办法只好将狗狗放在床头,温柔地为它顺顺毛,这才安静温顺的趴下了。小狗很瘦弱,李玩喝牛奶的时候就故意把牛奶吐些到地上,让小狗舔一点。有人说李玩是因为感觉和小狗同病相怜才有这些举动的,因为她也像是被关在牢笼里的小野兽。不管是天性使然还是惺惺相惜,孩子更小的时候,确实会对世界有更多的悲悯。小猫小狗受伤了,花儿草儿被踩了,小婴儿会哇哇大哭表示心疼,因为他们和这些生命一样是弱者。长大了,见过一些世面,就不再对弱小的生命有怜惜,作为人这样的高级动物,有天生高人一等的优越感。
如果冷漠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可不可以不要长大?
最后的镜头,李玩知道爱因斯坦最后是被折磨而死的,她一滴眼泪都没流,漠然扭头走了。碰到路人牵着一只狗,是代替走丢了的爱因斯坦的那只长耳朵狗,表姐说,快看,这是我们家的狗!她面无表情地对表姐说:我好怕狗认出我来对我叫,幸好没有。那一刻我内心很愤怒,随后转为悲哀。我知道这个小女孩内心仅存的善良已经被大人杀死了,不由觉得难过,似乎那一刻她内心相信的很多东西轰然倒塌了,如果不是电影以这种方法将悲哀展现出来,很多人难以发现自己也是被这么潜移默化影响的。长大之后会发现自己很难快乐起来,是因为对很对事情都漠不关心了,冷漠使我们笑点和哭点都变高,我们的情绪更加单一了。有时候由着性子情绪化地大哭或大笑,也害怕别人看自己的笑话。尽量隐藏真实的自己,这是成年人的行为法则。
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会对关于狗狗的这两个镜头印象这么深,关于中国式教育的弊端,可能是很多人比较想批判的,但这是根深蒂固的东西,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你根本不知道何所谓对错,也就无从着手改变。
我只希望通过这个影片,做父母的能给小孩一些自我成长的空间,让他对这个世界有更多的触感,而不是安排在一个大人觉得对孩子好的箱子里。世界的真实需要孩子亲自去触摸。就算最后我们终将成为伪善的大人,也请保存孩子最初的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