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孩子们生在了好时代,享受着各种各样的优待,他们的童年无疑是快乐的、幸福的。三十年前,我们这些农村娃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呢?让我们在古诗里来一场回忆之旅吧!
1、各种花
春天里火红的紫云英和金色的油菜花把原野染成了油画,总让人情不自禁地去田里跑一跑,有时还会被采蜜的蜜蜂给蛰了。初夏时分,露水花(金银花)和栀子花开放了,正值农村插秧的时候,在农忙间隙,去野外摘露水花(这种花野外也常有),或是将院子里的栀子花摘几朵放在房间里,满室飘香,数日不能消退。
六七月里开的指甲花也很受欢迎,大红、梅红、粉、白,各种颜色,爱美的小姑娘喜欢用它来给指甲染上颜色,经久不褪,非常漂亮。
代表古诗:
雨过山村 唐·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
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
闲着中庭栀子花。
2、各种果
春天里,茅草抽出的嫩芯叫茅衣(学名茅针),夏天的莲蓬,秋季的菱角、芡实,冬季的荸荠,大自然一年四季都有馈赠。其它少见的还有蛇果(学名蛇莓),桑树果子(桑葚),野李子,蓬蓬果(学名覆盆子),灯笼果,在田野里玩耍或劳动时,偶尔碰到,真是意外的惊喜啊。
代表古诗: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3、亲近动物
我们那个年代的孩子,“玩具”都是活生生的动物:小猫、小狗是我们最亲密的伙伴,它们要么在我们的怀里,要么常在我们的身旁;小鸡、小鸭、小鹅是最熟悉的小生物,我们常常去喂食,看它们叽叽呷呷地跑过来,吃饱肚皮后,满足地饮着水,然后伏下身子理毛,不一会儿就进入梦乡;放牛是枯燥的,但是骑牛的记忆最难忘;甚至是只知吃喝的猪,小猪崽们互相蹭痒、抢食、缠着妈妈吃奶,也是非常有趣。这些经历,是现在玩各种玩具长大的孩子所不能体会的幸福。
代表古诗:
贞溪初夏 (明)邵亨贞
楝花风起漾微波,
野渡舟横客自过。
沙上儿童临水立,
戏将萍叶饲新鹅。
4、亲近自然
找蝌蚪,掏蜂子(土蜂子是在土墙上打洞),玩泥巴,捉鱼虾,冬天里还会跟着大人捕讨厌的麻雀,我们就是这样的“野孩子”,像田野里的风一样,奔跑着长大。农忙时,我们又成了小帮手,干着力所能及的事情:插秧、放牛、收稻子、摘豆子......小小年纪就知道劳动的艰辛。
代表古诗:
夏日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童年已经逝去近三十年了,但是,它从来都没有真的离去,多少次梦里,依然是在熟悉的老家,熟悉的土地上,和少年时的伙伴玩耍。有时候不禁奇怪,为什么成年后遇到的人,很少进入梦里呢?
我们这一代人,小时候的物质生活是贫乏的,但是,回忆起来,依然是满满的甜蜜,看来,快乐与贫富并没有太大的关联。孩子们最爱听那些逮鱼摸虾的故事,他们觉得那样的童年才是真的有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