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在单位食堂,看到里面布置了很多的花草,让人赏心悦目。
花草的品种很多,有发财树,有盆景,有白掌,还有很多叫不出名字的植物,都长得虎头虎脑,朝气蓬勃,让人看了精神都不觉为之一振。
种花的是一位能干的美女,在接受了夸奖之后,她淡淡的说了一句:
养花其实也没有什么难的。好几盆都是别人快要种死了的,送给了我,我又把它们盘活过来了。很多人啊,都是水浇多了,把花浇死的。
在佩服之余,我又想到了很多。
身边确实有不少人都说,自己养不好花,浇了水还是死了,不知道怎么才好。
朋友圈里,也看到一个朋友晒出了一盆花,说放阳台都忘记了,以为死了,结果它自己坚强地撑过来,还打了个花骨朵呢,真是意外的惊喜。
看来,养花一个劲的浇水是不对的。
首先,花的品种、习性不同,有的喜旱,有的爱湿,不了解它们的喜好就蛮干,显然种不好。
然后,不同季节,水浇的多少也不同,夏季温度高,土壤干的快,需要浇的勤些;冬季温度低,水分蒸发慢,浇一次就可以管很多天。
不过归根结底,原因却是我们没有用心。
不了解植物,可以上网查。不知道怎么浇水好,可以询问身边的人。
我们慎重对待了吗?仔细观察了吗?总结反思了吗?
显然没有。
再想想,教育孩子和养花真的很像。
我们播的种子,不会马上看到生根发芽,你不知道它生长了没有,可是也许有一天,在你已经失望透顶的时候,它默默地经历了从量变到质变,忽然就会看到惊喜。
有时候,它们没有变化,也许只是在蓄势待发,多给一点时间,或许会看到美好的结局。
没有耐心的人,是养不好植物的。
有的家长非常关心孩子,事无巨细的叮嘱,整日不停的唠叨,可是收效甚微,还会满面愁容的找老师求教:
我已经拿他(她)没有办法了,这孩子是教不好的了……
看到烦恼焦虑的家长,满脸倦容的孩子,不禁让人想到了被水浇多的植物。
我们觉得自己是在为他好,但其实“关心则乱”,不得章法的忙一气,然后心生埋怨的去责怪孩子,却没有反省自己。
我们分析过孩子的个性,存在的问题了吗?他属于适合怎样教育类型的?如果现在的方法不合适,我们是否考虑调整?
我们自己又存在什么问题,先要改变的确定是孩子,而不是我们大人本身?
过分的溺爱,或越俎代庖般为他操心,是不是属于水浇得多的做法呢?
我们不够用心,没有学习,没考虑是否按照适合孩子的方式去教育,还要去责怪他们,问题到底在谁的身上呢?
谢谢那位美女,让我明白很多事除了要有爱,还要用心两者缺一不可。
所不同的是,花种不好,可以送人,失败了可以重买,可是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