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是去年夏天,一个偶然机会,我看了姜戎写的《狼图腾》。作者在蒙古额仑草原长时期的与狼共舞,曾与心爱的小狼结下了生死之情……书中描述了一个又一个惊心动魄的狼故事,无不给人心灵强烈的震撼和感动。这本书我是一气呵成读完的,像着迷一样让我无法自拔。 书中主要写了,北京知青杨克和陈阵来到北方的大草原生活,在草原他们钻狼洞,掏狼崽,抚育小狼的经历,以及在陪伴小狼的成长过程中,发生了许多酸甜苦辣咸的趣事。
最让我难忘的是狼非凡的智慧。意想不到的是,原来狼是一种非常聪明的动物,做事情非常讲究方法,你别看它们总是一副龇牙咧嘴的样子,其实生活中狼充满着智慧。狼抓黄羊时有一绝招,这种智慧和我们人类也有得一比。在白天,狼盯上黄羊后先不动它,一直到天黑,还是不会去轻举妄动,在等到黄羊玩累了困了去找一个地方睡觉了,这会儿狼还是不去抓它,因为如果抓的话狼也未必追的上黄羊……反正晚上狼是绝不会动手的,只是爬在离黄羊不远的地方死等。直到天亮了,黄羊憋了一夜的尿,尿憋涨了,狼才冲上去猛追,而黄羊跑起来撒不出尿,跑不了多远尿就颠簸了后腿抽筋就跑不动了。
最让我惊讶的是狼坚不可摧的团队意识了。书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曾经有一群狼“飞”进了一户牧民家圈羊的石圈中,咬死了近200只羊后又“飞”了出去。为什么说这是让我最惊讶的呢?因为那石圈足足有两米多高,人都爬不进去,狼是这么进去的?不可能是跳进去的,也不可能是掏洞进去的,难不成还真是“飞”进去的?后来有个老猎手给出了答案:一定是有一头较大的狼站在墙边,其它的狼陆续从大狼身上跳进羊圈。看到这个答案我头摇得像波浪鼓一样,原来团队中的大狼还要背负着如此沉重的负担……
然而,最让我敬佩的是狼宁死不屈的战斗精神,我想这就是狼性的本质,与生俱来。陈阵在掏狼窝时,掏到了一窝小狼,于是他留下了一只自己喂养……其实,如果说“狼是草原的保护神”,私自喂养小狼本来就错误的。后来也证明了这一点,温顺的小狼渐渐地长大了,狼的本性彻底显露,它充满野性,时时刻刻准备战斗……再后来小狼伤痕累累,被大铁链拴着,它宁死不屈常常与大铁链打斗,直到自己奄奄一息。陈阵似乎也发现了狼的这种本性,于是请来了熟悉草原的老人毕利格阿爸,阿爸说:“趁着他还像一条狼,还有一股狼的狠劲,赶紧把它打死,让小狼像野狼一样战死!别像病狗那样窝囊死!成全它的灵魂吧!”。
看到这里我泪流满面,我想狼性的本质就是这种宁死不屈的战斗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