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会读书么?很多人看到这个问题之后,可能会觉得可笑。“你是在认真的问吗?”当然,也会有不少人看到这个问题之后会思考“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难道这个问题的背后有什么阴谋?”
在生活当中我问过很多人这个问题,有家人、有朋友、有同事、也有比我段位更高的一些前辈。
在他们的共识当中都是这样认为:读书是成本最低,最有效也是提升速度最快的学习、成长方式。但是,有些人已经很久不读书了,有些人只是听书,比如:樊登、得到等等;也有很多人在读书,电子书、新媒体和纸质书都有。越是年纪长一些的人越是喜欢看纸质书,当然像我这样还不算年长却偏爱纸质书的人不多。
“你真的会读书吗?”最近我同样问了这些人这个问题。
近期内没有看过书的人是这样回答的:书,谁不会读,小学生都会得吧?
一直有坚持读书习惯的、年级相仿的人,如是回答:你还真别说,你这么问完,我好像有点感觉,感觉自己读书好像有点什么问题。但是,却找不到问题所在。
而一些年长者的回答,确实比较让我惊讶:我会看书,但是读书我可能也才刚刚入门而已。
法国学者帕斯卡尔在三百年前就说过:“书读的太快或者太慢,都一无所获。”
可是现在的人却疯狂的热捧着,如何快速高效的阅读一本书,以至于市场上已经有了很多的这样、那样的所谓的速度的方法,让你能够一天读一本书。
还是这个问题,“你真的会读书吗?”
也许看过本文之后,你会有一个不一样的想法。
作者莫提默·J·艾德勒与查尔斯·范多伦共同著作的《如何阅读一本书》,详细的阐述了阅读的方法,同时更是将读书划分层次。在确立读书的目标已经动机之后,通过有效提升阅读层次,达到真正阅读一本书的目的。
想要了解自己是不是真的会读书,这本书就是最好的镜子。
01.你的读书目标对了吗?
很多人都说,我读书是为了成长、为了提升自己、为了学习或者为了掌握技能。没错,在阅读这本书之前的我也是这样想的。
这样想没错,这样想也错了。
如果我们想要干一件事儿,但是连这件事儿最终的目标都没有的话,那这件事儿干了与没干的区别又会有多大呢?所以,确定一个明确的目标非常的重要。在本书当中作业将阅读的目标划分为两类:以“获取咨询”为目标和以“增进理解力”为目标。
1.以“获取咨询”为目标
这种阅读目的,你只是获取信息,只需要动用“记忆力”。所以,这种阅读是比较轻松的。轻松的代价就是——这样的阅读给你的帮助不够大。
2.以“增进理解力”为目的
如果某本书的内容超出了你的理解力,或者超出了你所熟悉的领域,那么你就需要花一定的力气才能读懂。这时候,光靠记忆力就远远不够了。你需要动用大脑的其它能力(分析、推理、总结、想像、等)。显然,这种阅读过程伴随着更多的思考,可以让你的头脑提升到新的高度。
美国作者罗曼·W·皮尔在《积极思考的力量》这本书中就提到过:“态度决定一切”。态度可以影响任何一个人、一件事的基本进程,读书也是如此。对于读书来说,要端正基本的态度,当你有了目标,知道为什么读书还不够,必须要明确态度。
3.主动阅读 vs 被动阅读
所谓的“主动阅读”,指的是:你要带着问题去阅读,要一边阅读一边思考。如此才能真正的提升“理解力”。
“被动阅读”与之相反,在阅读过程中没有思考。就像心不在焉一样的“左耳进右耳出”,在看过之后完全不知道自己看过了什么。
如果阅读目的是“增进理解力”,就是典型的主动阅读;如果是为了“娱乐消遣”,基本上是被动阅读;至于目的是“获取资讯”的阅读,则两者兼而有之。
如今大部分人只懂得灌输式的“被动阅读”,主要原因有两个:
a.教育机制
在唯分数论的情况下,任何的学生时期书本的目的只有一个——提升分数。虽然这是一个最公平的检验学习能力的方式。但是,这种情景下培养出来的人,显然是被动阅读的产物,甚至出现过非常多的上了大学,不再看出的极端个例。
虽然近期的教育改革,在逐渐的提倡培养孩子“审辩思维”、“独立思维”的能力,但是思维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考高的分数论模式不改,提倡也显得软弱无力而已。
b.快餐文化
而如今的网民,大部分人把更多的时间花在消遣性的阅读,和短视频的观看上。我也刷过抖音、快手这类短视频APP,时间真的如流水一样,在你不知不觉当中,一两个小时的时间就过去了。长期以往,主动阅读的能力将会逐渐退化、甚至丧失。
02.你能够在什么层次阅读?
本书最重点的部分和文字,都是在讲述阅读的层次,这也是本书的核心。为什么作者将阅读划分为“层次”而不是“步骤”、“方式”等等?“层次”之间是属于递进的关系,而且每提升一个层次,一定要包含上一个层次所应掌握的能力。
1.基础阅读
正如字面的意思所说,这是阅读层次当中最基础的部分。在这个层次,你只需要读懂字面上的意思即可,而在小学阶段已经可以非常充分的掌握这个层次的阅读了。
2.检视阅读
检视阅读就是“略读”或“粗读”,是通过短时间内,通过阅读书中的一些固定内容如:序言、后记、索引、目录、甚至部分段落、章节,快速的弄清楚一本书所要讲的主题和内容。
非常多的速度、快速阅读法,都是包含了检视阅读的技巧。能够快速的帮助阅读者理清一本书的架构。而且检视阅读有助于快速的判断一本书的品质,避免在烂书上浪费太多时间。同时,也是后续的“主题阅读”层次,非常依赖的能力。
3.分析阅读
这是本书用了最大篇幅的部分,分析阅读也可以理解为“精读”。但是也要切记,分析阅读也并非是你一定要一页一页的读。因为在一本书当中,只有20%左右是作者的观点,而另外的80%基本为作者为证明观点的论述部分。并不是说论述部分不重要,而是在论述的部分,你可以快速的阅读,避免时间的浪费。
分析阅读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这是本什么书?
a.根据主题或性质给书分类;
b.用一句话或简短的一段话,说明白这本书主要讲解的内容;
c.按照顺序与关系,列出全书的重要部分。梳理主要结构脉络;
d.找出作者在问的问题,或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阶段——这本书想要讲什么?
a.找出关键词;
b.从最重要的句子里抓出作者想表达主旨;
c.找出作者在论述什么,重新架构这些论述的因果关系,真正理解作者的主张;
d.搞清楚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否得到了解决,他的答案是什么?
第三阶段——评价这本书
a.除非你已经真正的读懂了这本书,可以诠释它的内容,不然不要轻易做评价;
b.在评价一本书之前,能够区分实事和观点,并站到公正的角度上;
c.证明作者知识不足;
d.证明作者知识错误;
e.证明作者的内容不合逻辑;
f.证明作者的分析不够完整;
4.主题阅读
a.通俗的说就是:为了研究某个主题,阅读跟该主题相关的多本书籍。这种阅读主要包括5个步骤:
b.找到这几本书的相关章节内容,这时候,“检视阅读”又派上用场了。
c.带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这个步骤有点类似于“分析阅读”的第2阶段。
d.厘清问题,你可以列出一些问题,然后看看这几本书能否回答这些问题。
e.界定议题
如果几本不同的书籍都能够回答同一个问题,并且答案有差异。那么,你可以根据答案的差异、作者的情况、进而判断出这个问题的价值。
比方说:如果某个问题,多本书的作者给出全然不同的答案,而且这几本书的作者在立场的客观性、分析的全面性、思维的深度等方面都足够。那么这个问题就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值得深入思考。
f.分析讨论
找到有价值的问题之后,就需要通过自己的综合分析,思考一下:“为什么”这几本书的作者,对同一个问题会有不同的答案。如果你能想明白,那么你对该主题所处的领域,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好的阅读,也就是主动的阅读,不只是对阅读本身有用,也不只是对我们的工作或事业有帮助,更能帮助我们的心智保持活力与成长。
读书,可以点亮我们的生活,也可以提升生活的幸福感。
你真的会读书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