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独特的指数基金
经常有人问清姝,是买主动基金好还是指数基金好?连巴菲特都推荐投资者购买指数基金,是不是说明指数基金一定要超过主动基金?
指数基金优点
1管理费低
指数基金属于被动基金,理论上说一项指数确定之后,指数基金会完全按照指数的成分和比例进行投资,购买一揽子的股票,这样这些股票涨跌,指数基金会跟着涨跌。这样做的好处是,基金经理只需要按照指数操作就可以,不需要额外的挑选股票,可以节省基金公司调研等各方面的成本,指数基金的成本低,追踪指数准确。
2“有效”市场战赢主动基金
关于什么是有效市场,有点复杂,简单说市场是不是对的。当证券价格能够充分地反映投资者可以获得的信息时,证券市场就是有效市场,即在有效市场中,无论随机选择何种证券,投资者都只能获得与投资风险相当的正常收益率。当市场是有效地时候,主动型基金是不可能超过指数基金的。
3挑选简单
指数基金完全复制指数的成分和比例,指数基金的涨跌只与指数涨跌有关,不同公司对应同一只指数的基金应该完全相同的,与基金经理、基金规模没有关系,我们只需要选定指数就可以,至于买哪家公司的基金就可以很随意了,哪家方便选哪家,反正都差不多。
当然这个是理论上的优点,在美国指数基金确实比主动基金有很大优势。指数基金的管理费只有主动基金的八分之一,并且美国市场比中国股市有效得多,股市更能反应经济实际情况。
中国的指数基金
中国的指数基金,尤其老牌的指数基金,无论申购赎回费还是管理费和主动基金区别不大,不过好消息是新的指数基金管理费越来越低了。指数基金追踪指数也不是很准确,尤其所谓的增强指数基金,会在指数范围内随意调配各股票之间的比例,在清姝看来和主动基金没啥区别。
美国大约只有一半的主动基金能够战赢指数基金,美国市场的信息比中国的更加规范要透明的多,是不不是一个完全的有效的市场也很有争议。而中国能够战赢指数的基金更是大批量的,清姝在15年底的时候算过一次,大约3/4的主动基金跑赢了沪深300指数。何况,即便任何一只主动基金在长期上无法打赢指数基金,但是短期总是可以比指数涨得快跌的少的。基金是死的,人是活的,作为投资者完全可以根据不同时期基金的表现挑选不同的主动基金,能够大概率的跑赢指数。
清姝建议如果投资者真的想要投资指数基金,尽量选择管理费低追踪准确的ETF指数基金。不过要主要,ETF只在证券公司用股票账户交易,注意选择的证券公司佣金比例和最低佣金金额。目前大部分券商的佣金是万分之二点五,最低5元,如果交易额在2000元以下在证券公司购买ETF会比较不划算。可以选择没有最低佣金的比如华泰证券(不过佣金是万三),也可以选择基金公司的ETF链接基金,管理费和托管费也是比较低的,但是有申购赎回费。
二、面向海外的QDII
最近由于人民币的贬值,QDII明显火热起来。简单的说,就是中国的投资者把钱交给基金公司,用来购买其他国家的股票或者债券,是小白也可以投资海外市场的好途径。
用QDII投资海外的好处是可以不占用个人的外汇额度,享受其他海外市场的收益和外汇收益,同时投资简单,比海外证券开户简单好几个档次。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投资海外市场,咱们的有着信息不对等的劣势,止盈止损都不好确定。欧美这类成熟市场长期看的收益率,实际上是不如我天朝的。
清姝建议,如果对海外投资趋势没把握。在配置QDII的时候,采用被动式的资产配置方式,每年进行动态平衡,省去了止盈止损这类烦恼。
顺便说一句,由于外汇管制,很多基金公司的QDII都处于停止申购状态,不过很多场内的ETF还是可以自由交易的。
三、FOF基金
当我们投资的时候,有时候会后悔,早知道在股票低的时候买一点股票,黄金低的时候买一点黄金,美元低的时候买一点美元。可是我们真正在那个时期的时候,又不确定自己买入点是低点还是下降的半山腰,各种纠结很可能犹豫半天没有下手。
那怎么办呢?我们可同时以投资不同区域的投资品种的产品,然后定期进行动态平衡。如果运用到基金中,有的公司会选定一些基金进行投资,我们只需要购买这一只基金就相当于一揽子的基金,这就是基金中的基金,也就是FOF(Fund of Funds)。
这两年,FOF模式挺火的,比如阿牛定投、清姝前两天很不满的雪球蛋卷之类的。当然其实阿牛定投、蛋卷只是一类投资组合并不是严格意义的FOF。
LaoK写《解读基金》的时候对这类基金还是比较不屑,有点是起点只是一只基金的起点,比同时买多只基金起点低。当然这个现在不算什么优点了,基金都10元起了。
清姝觉得这类基金的优点,帮助想要做资产配置又不从下手的人做决定,你只需要买着一只基金长期持有就可以了,不用考虑止盈止损,动态平衡,只要有钱就可以买,不缺钱就不用卖,其他的销售基金的公司都替你处理好了。
缺点是,中途不好控制,基金动态平衡的频率、比例根本就不听投资者的。比如蛋卷的二八斗牛,一年要交易20多次,很多钱都浪费在手续费上了。
中国的FOF起步比较晚,缺乏选基金的专业人才,还不是很成熟,我们还是可以先配置投资组合,等待这这一类产品成熟之后再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