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论:高效课堂的一些理念需理性回归与发展
课改初期为了尽快落实新课改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新的学习方式,高效课堂改革模式采取了矫枉过正的策略,提出了一些有利于当时推进的主张:如过程比结果重要;怎么学比学什么重要:课堂改革是食品,课程改革是营养品;让课堂动起来,鼓励学生表达、展示……然而当这些理念落实变成常态之后,伴随的另一面问题也暴露出来,这时就需要不断调整、纠偏,比如,当表达、展示己成为习惯再构建、强调倾听关系更有意义;听不到位,对话深度就不到位:说的是己经知道的,听则能听到不一样的观点;一言堂、死气沉沉课堂被打破,课堂上学生动的意识到位后,追求安静课堂就不是复辟倒退,而是质的提升,是课堂又一次静悄悄的革命。
一方面随着教育重心调整,另一方面人们对教育本质的认识也是在不断丰富,完善,所以高效课堂的一些理念需理性回归与发展。
教与学关系思考:依据学习资源、手段、内容、性质、目的、动机及学习时空、学习场域、学习情景等学习发生条件不同,教与学关系必呈多元分布态:
先教后学:先学后教:教学做合一即同步发生;只需学无需直接教;只需教无需再学。若忽视教学、学习发生条件,一味强调“谁先谁后、谁主谁辅、谁为中心”会走入以偏盖全、钻牛角尖的极端主义误区;也不符合阴阳转化及辩证思维理念。因此,教与学不是二元对位关系,而是教中有学、学中有教的教学合一关系。
高效课堂中对以生为本认知还需深化。高效课堂中的以生为本中的生,大多数指的是班级学生这个群体,即以群体学生为本,以假想化、符号化抽象学生为本,仍然对每一个学习、性格各异、鲜活的个体关注不够。需要突破的的是怎样实现“以每一个学生为本,每一个学生自己为本,重心更加下移”。让课堂从以单一的学为中心进入教中有学、学中有教、不分彼此的二元关系统一样态的教学合一关系,让课堂实现促进个性化学习的一种混合式学习。在学习目标、研究问题确定后,打破同一内容、同一时段全班或小组整齐划一的单一学习方式。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以目标、结果为导向,学生可自学,可以小组讨论,可以互教互学、可以帮扶、可以救助老师,可以观看网络视频、微课等。这样就有效放大了教师和学生共同作为学习者的特征,进而使师生进入“新学习时代”。
没有绝对的真理,真理都是相对的。研究高效课堂是为了其更好前行。
课改是一道未解方程,课改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