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最大的痛苦不是没钱,而是无知。
这里的无知不是没有知识——所有活在世界上的人,不可能对周遭没有一点了解——而是对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找不到答案。或者说,找不到,也想不出令自己信服的解释。
例如我自己就喜欢琢磨很多无厘头的问题:假定宇宙的边界是200亿光年,那么边界是由什么构成的?边界外面呢?这还不是最难以回答的,因为这个问题继续问下去,会非常麻烦:200亿光年以外又是什么?假如又是一片空间,它的直径是1000亿光年,那1000亿光年以外呢?……
看出来了吧?这是一个无穷尽的问题,很无厘头。如果一直问下去,最后就是没有答案,或者答案就是无穷无尽,永远有新的空间。
后者就是我自己给自己的一个答案,一个解释。有了这个解释,至少自己想到这个,不会再有疑惑。
这个过程,我称为自洽。
疑惑是一种异常状态,你要么被勾起了好奇心,躁动不安,要么就是因为未知而恐惧,莫名的恐惧。反正就是,都不正常,不舒服,不自在。
自洽就是给自己一个解释,让自己重新安静下来,回归自在的状态。
读书就可以帮你完成自洽。
你读到的知识信息,未必就能直接为你所用,给你答案和解释。但是读书至少可以给你思考的素材,就好像你做菜可以用到的原材料。有了积累的素材,你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才有思考,给自己答案的余地。
随便给自己一个解释,糊弄过去,其实很难。世上很多难事,最后都要落到自己身上。例如骗别人容易,骗自己很难;或者控制别人容易,控制自己,很难。
所以没有人可以真正骗得了自己。问题的答案,只能来自于你自己真正信服的东西——可能是你信任的权威人士,也可能是你自己思考之后给自己的解释。
人非圣贤,孰能无惑?你可以主动不关心自己没学过的东西。是的,正如我是文科生,我就可以主动不关心微积分,不关心天体物理学,不关心量子力学,这些照样不会让我疑惑,让我不自在。没错,很多人的一生都是这样,可以选择,没那么困难。
但是,人生总是会有那么一些共通的疑难问题的。例如人最恐惧的选择,选择方向,选择伴侣,选择优劣,等等。你该怎么选怎么走?总得给自己一个解释,或者说,自我安慰,自我慰藉。尤其是选择之后。
所以,读书没有那么高大上,很多时候,读了再多书,你也不会咸鱼翻身,不会突然,或者有一天终于变得牛逼,也不会因此就成功地用读到的知识赚了大把的钞票,更不会因此就有数不清的俊男美女哭着喊着要陪你一辈子。这都是心灵鸡汤上面写的,偶尔看看就好,发泄一下。
现实这本教科书教你的,是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是你的人生总会不间断地遇到麻烦遇到问题,然后你就得解决它们。解决不了,你就得给自己一个解释,好好安慰一下自己。
其实,外在的所有麻烦,要真正让你感到痛苦,都需要一个媒介,或者说帮手,就是你自己内在的状态。传说有些信仰极度坚定的人,用金属穿舌头也完全不会感到痛苦,这就是因为完美的平静的自在的内在状态,抵御了一切外来的痛苦。
读书没有多大高大上,它只是可以让你少一些迷惑,尽量容易地自洽,保持平静的内在状态。或许这个时候你很穷很难受很可怜,但是你内心平静,哪怕被看成阿Q,至少内心是真的自在。
这或许也是幸福吧。平凡人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