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游庐山大林寺》,“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之句
四月桃花已经凋谢,山寺怎么会桃花盛开?原来,是因为山上山下气候不同。这是告诉我们:一年可以赏桃花两次,山顶一次、山脚一次。这句话给人一种柳岸花明又一村的感觉,生命向阳,充满惊喜。
桃花,色泽淡雅,气味清幽,单看则精致,成片则壮观。桃花一个纯粹的自然物备受文人墨客的喜爱,溢美之词不胜枚举,在他们的笔下被赋予不同的生命力。由于桃花的暧昧与虚无,生长与凋谢,美丽与死亡,庸俗与优雅,这些不定性的特点,使得桃花的意蕴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时而是春天的形象代言人;时而象征容颜美丽的青春女子;时而又代表着美丽的爱情,真挚的友情;时而又是悲情的化身;形态多姿多彩,让我们领略它的丰富而美丽的身姿。
而美好的事物容易遭受摧残应该是人世间的普遍想象。娇艳的桃花除了要面对自然风雨的欺凌,还要经受浮夸子弟的攀折之苦。像极了为了生活疲于奔命的我们,在岁月的侵蚀和刁难下,追求幸福的人生的过程中,经历着沧桑和隐忍。但是我们得怀着富足的心态看遍眼下的种种,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柳暗花明又一村就在我伸手抬脚后的另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