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回信说,即使君主也不能违反礼法制度,随意处罚忠良之臣。如果驿站可以随意增减,那么,皇上看到您安贵荣的地盘广大、人丁兴旺、富庶强盛,是否可以废了您的宣慰司,改设郡县呢?
宣慰使是守土之官,所以世代相传拥有土地和人民;现在您又作了参政,那就是“流官”了,无论东西南北,只要诏命到,您都得去,所以,我劝你把参政的职务给辞了。
宣慰使宋然为人贪婪,辖区的十二码头的苗民都深受其害,导致阿贾、阿札等叛乱,成为当地的一大祸患。
总兵施瓒发出檄书,请安贵荣出兵协助平乱,安贵荣认为,宋然自己惹的麻烦,应该宋然自己搞定,凭什么牵累自己。于是称病不出,悄悄地把自家的部队都撤回辖区内的寨堡内,甚至乘机劫掠,浑水摸鱼,加重了民怨,局势更加恶化。
王阳明揭穿了安贵荣的恶行,告诫他说,朝廷让安、宋同守这片土地,如今发生变乱,两人都有罪过,怎么可以委过于宋氏一人。奉劝安贵荣尽速出兵,平定反侧,这样才能消除各种传言,将骚乱消灭在初始阶段,从而絶难测之祸,补既往之愆,要将来之福。
一直到施总兵发出第三次檄书,安贵荣才出兵参与平叛,但施瓒、安贵荣和宋然并未能平息叛乱。
王阳明亲自上贵阳与巡按徐文华等谋划平乱计策,最后由徐文华出面,多方筹划,不假兵戈,而兵尽平,贵州人都称颂他的功德。
王阳明曾说,仕以道义行,并非虚言,而是言出行随。他以后在南赣和广西剿匪屡建奇功,绝不是偶然的。
施瓒和王阳明也有交往,他曾将收集的《七十二候图》呈交王阳明,请王阳明为之作序。
王阳明没有停留在图册本身,而是发微论道,称赞施瓒之举是从政之本,乃善端之发,戒心之萌。王阳明说,施瓒身为武将,却能够关注四季物候的变化,这是贤能的体现。因人事以达于天道,因一月之候以观夫世运会元,以探万物之幽赜,而穷天地之始终,皆于是乎始。
王阳明做事,皆从道义出发,而无关乎自己的身份,也不会先计较利害得失。多年以后,他迅速平定宁王之乱,当时并没有君命在手,游戏皇帝朱厚照甚至怪他多管闲事,害得他不能御驾亲征,为了过瘾,他让被俘虏的朱宸濠重新披挂上马,亲自将他擒于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