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敏:读《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春节前小聚,收到中原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慧香老师的贴心礼物——《你当像鸟飞过你的山》,因为各种因素,直到开学前一周我才真正打开这本书,一下子被吸引住了。
这是一个时时让我揪心又时时鼓舞我的故事。那天,坐在医院病房的陪护椅上,灯光不是很亮,但我沉浸其中,久久不能平静。
这是塔拉·韦斯特弗的自传体小说,塔拉以平淡的文字,勇敢地挖掘隐藏在内心深处的伤痛,回顾着自己那由暴力和偏见铸成的童年。
十七岁前,塔拉生活在一个问题重重的家庭,她从未接受过正规教育,但却通过自身努力克服重重困难,先后成为哈佛、剑桥的高材生。
这十七年,她用坚韧与智慧,逃离近乎极端的家庭,摆脱了父亲的强权控制,兄长的虐待殴打,实现人生的华丽转身。
是的!即使身处泥泞,也遥望满山花开。塔拉的童年浸润在痛苦中,恰恰又被痛苦成全。也许,成长,就是在痛苦中涅槃重生。
回眸生活在美国爱达荷州大山的塔拉,小小年纪,手上却长满老茧,还时常受伤流血,这都源于她要经常去父亲经营的垃圾肥料厂做工。
父母是保守的摩门教教徒,虔诚又偏执,他们不相信现代科学和教育,只信任上帝。父亲如果见到塔拉看书,便会强拽着她去给果树浇水,尽管当时外面正在下暴雨;塔拉扁桃体发炎,父亲的治疗方法是让她每天张着嘴巴在烈日下暴晒半个小时。特别是哥哥肖恩的狂暴,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次,塔拉在剧场因跟男生查尔斯说了几句话,当晚,在睡梦中就遭受肖恩的殴打,还说出恶毒的语言:“贱人!”“我看透你了,你假装圣洁虔诚,实际上却像个妓女似的和查尔斯鬼混!”而母亲眼看着女儿被欺负却只能默默地流眼泪。
父亲的纵容、哥哥的暴戾、母亲的隐忍,让塔拉感到窒息和绝望。每当这时,她就想起从家里逃离的哥哥泰勒。因为泰勒曾告诉她:“外面有一个世界,一旦爸爸不在身边,一切看起来就会大不一样。”于是,塔拉偷偷自学,并顺利考上大学,从家里“飞”了出去。
但塔拉的上学之路,并非顺利。父亲坚决反对:“上帝很不满你弃绝他的祝福,而无耻地追求人类的知识。他的怒气因你而起,不久就会降临。”
但塔拉并不在意上帝的怒气与父亲的警告,依然悄悄地做着准备。父亲见阻止无效,便想方设法克扣塔拉的钱,并要求塔拉支付生活费、保险费等各种费用。
但塔拉却毫不动摇,按要求如数交钱给父亲,并坚持打两份工 。工作之余,更加争分夺秒复习,最终如愿以偿。
但踏入校园,在同学们眼里塔拉就是异类:她不习惯洗澡,没有上厕所之后要洗手的常识,也不懂得如何与人交流;她找不到教室,分不清教材,甚至教授讲课时,她连词汇都听不懂;期中考试,四门功课没有一门及格。教授提醒,如果期末还是这个成绩,她将面临退学的处境。
经历过深渊的人,深知被埋在谷底的痛苦。塔拉拒绝半途而废。她重新调整作息,每晚坚持学习到凌晨,广泛阅读,勤学好问。毕业时,她以优异成绩,给自己的大学生涯交出一份完美答卷。不但获得政府奖学金,还被教授推荐去剑桥继续深造。
亲爱的的同学们,生活总会在不经意间,给你考验,让你疼痛,甚至磨灭你的热情。我们唯有用内心的淡定与从容去面对生活的痛苦,才能真正成长。当你历经一些沧桑,就会深刻懂得对过往耿耿于怀只会让自己寸步难行。
塔拉对过去的生活,总是充满疑惑,她不理解,当时的自己为什么会接纳和顺从家庭强加给她的不得反抗的思想。当她接触更真实的世界,学习了更多的知识,才终于明白,自己的家庭,其实并不健康。她尝试与父母详聊,把家庭中存在的问题一一剖析给他们看。
可令人遗憾的是,父母对此并不在意,反而指责塔拉,甚至强迫家人一起孤立她。父母的反应及态度让塔拉无所适从,也让她一度痛苦到精神崩溃,以至于患上了恐慌症。
生命中的疾风骤雨,无情地鞭打着塔拉,摧残着她的心智。可这个世界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她开始求助学校的心理教师:“无论你成为谁,那就是你本来的样子,而成为谁的关键,也在于你自己。”这句话像给塔拉打了一针强心剂,让她放下过去,重新出发。
“过去是一个幽灵,虚无缥缈,没有什么影响力,只有未来才有分量。”塔拉坚定地对自己说。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与自我调整,塔拉重新拿起了书本,如饥似渴地汲取着书籍中的养分,用知识重塑了自己的世界观,最后成功拿到了剑桥大学的历史学博士学位。
罗曼·罗兰曾说:累累的创伤,就是生命给你的最好东西,因为在每个创伤上面都标志着前进的一步。
塔拉曾被痛苦折磨,也曾无助到不能自已,可她恰恰又是在痛苦中,找到走向未来的方向。
生命中的苦痛,是人生的修炼场,也是人成长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