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召师丹到公车(掌管天下上事及征召等事宜的官署,上书征召都经由此处受理),赐爵为关内侯,恢复他过去的封地。过了几个月,又加封师丹为义阳侯。(当初泠褒、段犹等提议修建共王庙时,师丹为大司空,因反对而被免职,并撤销爵位。)又过了一个多月,师丹逝世。
当初,哀帝的时候,马宫为光禄勋(宫殿门户的宿卫,总领宫内事务),与丞相、御史一起议定傅太后谥号为孝元傅皇后,如今王莽清算诛杀当初提议的人,马宫因为与王莽亲厚,唯独没有牵连到他。马宫自己羞惭恐惧,上书说:“臣之前参与议定共王母谥号,为了迎合上意,违背经典,假借邪说,以迷惑误导主上,这是我的不忠。幸而得到洗心革面的机会,但是,也实在没脸再列位于朝廷,也无心任职于官府,也不宜再享有封国食邑。我自愿缴还太师、大司徒、扶德侯印绶,为贤者让路。”
八月二十日,王莽以太后名义下诏给马宫说:“四辅之职,是为国家维护纲纪;三公之任,是承托君王的鼎足;不能旗帜鲜明的固守原则,就不宜再居于此位。你的话一片至诚,不为自己掩饰过失,朕十分敬重!现在,仍保留你的爵位和封邑,把太师、大司徒印绶交给使者,以侯爵身份回家吧!”
9、
王莽认为皇后有多子之象(本年十四岁,开始有月经),于是开凿子午道(子为北方,午为南方,子午道打通南北,也打通阴阳之道,协助皇后多子多福),从杜陵横穿南山(秦岭),直到汉中。
10
泉陵侯刘庆上书说:“当年周成王幼小,周公摄政,如今皇帝尚未成年,应该令安汉公行使天子职权,如周公故事。”群臣都说:“应该按刘庆说的办!”
11、
当时皇帝渐渐长大,因为母亲卫后不能来京以及卫氏家族被屠杀的缘故,对王莽怨恨不悦。冬,十二月,王莽趁着腊日大祭献椒酒的时候,在酒中下毒,皇帝中毒病发。王莽撰写祷文,请命于泰畤,向天神请求愿意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回皇上的健康,将请命的策书锁入金縢(收藏书契的柜子),藏于前殿,并下令知道此事的官员不得泄露。(这也是模仿周公,当年成王生病,周公也祈祷愿意替成王而死,并将向天神请命的策书藏于金縢。)
十二月丙午日(十二月无此日),皇帝崩于未央宫。大赦天下。王莽下令六百石以上官吏都服丧三年。又上奏太后,尊成帝为统宗,平帝为元宗。收殓孝平皇帝,加元服(皇帝尚未成年,还未加元服),葬于康陵。
班固说:
孝平皇帝之世,政事都由王莽决定,褒扬善行,彰显功德,以展示他自己的尊贵盛大。看他留下那些文辞,方外百蛮,无不心悦诚服,祥瑞纷起,颂声并作。但事实上,天变于上,民怨于下,种种暗流涌动,王莽也无法掩饰。
12、
以长乐少府平晏为大司徒。
13、
太后与群臣商议立嗣。当时元帝已经绝后。而宣帝的曾孙在世的,还有五位亲王,四十八位列侯。王莽厌恶他们都已经成年,说:“兄弟之间不能相互继承。”于是,把宣帝的玄孙(四世孙)辈全部召到京师,准备从中选立。
就在本月(十二月),前任煇光谢嚣上奏说,武功县令孟通在挖掘水井的时候,挖到一块白石头,上圆下方,上面有红色的字迹:“告安汉公莽为皇帝。”符命运动,就此发动。
王莽指使三公一起向太后汇报,太后说:“这种欺骗天下的伎俩,不可施行!”太保王舜对太后说:“事已至此,无可奈何!我们没有力量阻止。王莽也不敢有非分之想,只是要求一个摄政的名义,加重权力,镇服天下而已。”太后心中明白不能这样做,但是已无力制止,于是听许。王舜等当即让太后下诏说:“孝平皇帝短命而崩,已经派有司征召孝宣皇帝玄孙二十三人,从中选拔合适的,继承孝平皇帝之后。玄孙们都还在襁褓之中,没有至德的君子,如何能保护新君呢?安汉公王莽,辅政三世,与周公时代不同,但事迹相符,如今前煇光谢嚣、武功县令孟通,上书说丹石之符,朕深思其中的含义,石头上丹书说‘为皇帝’,就是摄政行皇帝之事的意思吧!现在,就令安汉公摄行皇帝事,就像当年周公一样,请大臣们商议具体礼仪,上奏给我。”
于是群臣上奏说:“太后圣德昭然,深见天意,诏令安汉公居摄政之位。臣等请安汉公践祚(登主阶、主位、皇帝位),穿着天子冠帽服装,背靠画着斧纹的屏风,立于门和窗之间,南面接受群臣朝拜,听取政事。出入宫廷,一律警戒,民臣向他自称臣妾,都如天子之制。主持郊祀天地,宗祀明堂,享祭群神,祭祝致辞时,自称‘假皇帝’(代理皇帝),而臣民们称呼他为‘摄皇帝’,自称‘予’。决策国事,如同皇帝诏书,称为‘制’,以奉顺皇天之心,辅翼汉室,保护孝平皇帝的幼嗣,以符合寄以天下,托以幼孤之义,隆重其治国平天下之教化。但假皇帝在朝见太皇太后(王政君)、帝皇后(平帝皇后,王莽的女儿)时,还是回到臣子之礼节。安汉公原来的家宅,就改为施政的宫殿。封国依旧,另划武功县为采邑。其他礼仪,仿效诸侯王惯例。”
太后下诏说:“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