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是个非常非常重要的话题。我认为把它提到怎样的高度都不为过。而且从任何时候起,都不会嫌早,也不会太晚。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亲子阅读为什么重要?我想大家随手都能举出若干好处,比如想象力培养,比如文化传承,比如榜样引导,我们没必要在这里求全,一一列举。咱们重点说两个角度。
第一个角度,我们来全面的回顾一下我们教育孩子的方式。主要是三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一般来讲,家庭教育对孩子早期性格养成的作用最大,而学校和培训机构的教育则侧重于知识方面居多,从小到大的社会实践呢,更多的是一种综合素质的养成和检验,以及一些技能与人际关系的学习,比较受同伴之间的影响。
说到这里,大家有没有发现缺了点什么?将来邀面对的社会如此丰富多彩。我们仅仅是在家庭培养基础性格,在学校学些知识再加点做事的锻炼就足以应对了吗?如果足够的话,那么社会上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多的巨婴?这说明了什么?说明性格与思想上的准备还是不足的嘛。人类社会的文明如此灿烂辉煌,学校教的知识仅仅只是冰山一角而已,知识的准备同样是不足与狭窄的,哪怕数理化再高分也仍然改变不了这个基本事实。
显然我们还需要补充,而且这个补充应该是全方位的,最突出的两点,一个是劳动实践,让孩子多动动手,一起多出去走走,参与现实。另一个就是书籍阅读。对于家庭而言,在性格培养方面,父母本身也并非性格完美的,培养手段很难那么完善,我们自然也需要工具的帮助。因此,借助阅读当然是件非常划算的事情了。性格问题,读读情商培养方面的童书,想象力方面,读读脑洞大开的童话故事,眼界方面,读读精彩的大百科,修养方面,读读唐诗宋词,文化方面,读读传统故事,艺术科学方面,读读相关科普。都给我们提供了几乎无限的可能,既有效,孩子又喜欢,何乐而不为呢?
其次是对于亲子情感的促进。尤其是对于父母白天上班,陪孩子时间比较少的家庭,或者在和孩子游戏方面手段比较缺乏的家长,抓住机会进行亲子阅读几乎是当仁不让的最佳手段之一。和孩子一起温馨的读完一本书,看着他安心的依偎在你身旁,睁大眼睛把他的心全部交给你,带他去遨游在一个充满想象力的神奇世界。这种幸福,是无与伦比的,也是最促进感情和彼此信任的方式之一。
而关于阅读内容的选择,现在啊,真是一个幸福的时代。网络让我们眼界如此开阔,我们几乎可以方便的找到一切优秀的作品。对于低龄孩子的阅读,有名的绘本实在太多,大家多看看各大书籍网站上的历史排行榜和好评排行榜就基本心里有数了。唯一我需要提醒的是,在选择时不要太功利。比如情商教育倾向的绘本,可以有,而且很有用,但是 一两套优秀的就足够了。没必要凡是买书或借书,都要想着有没有教育意义。比如小羽毛以前最喜欢的一本绘本,整本书只出现了一个字,但是却欢乐无比,看了无数遍。那就是本适合她的优秀绘本。阅读不是教识字或者教什么知识,那是上学后的事儿。培养读书的兴趣,重要性大过读的内容,千万不要把阅读变成孩子不喜欢的活动。
如果孩子在刚开始亲子阅读时,还养不成良好的习惯,静不下来,咱也不用着急,把阅读内容的趣味性,语音变化的渲染性弄得更吸引他,再一点点用纵向比较的方式帮他嘛,不难。
另外一点我想提醒的是,一些归类为儿童读物或者童话的东西,其实内容是否适合孩子是值得商榷的。在这里,我说句大不违的话,很多有名的童话和寓言,比如格林童话,伊索寓言,甚至安徒生童话。其实里面未必所有内容都适合孩子,细想一下,是不是这样?明显有些章节内容是塑造了非黑即白,简单粗暴的人生观,或者过于渲染暴力,甚至血腥的。因此我一向不认为,顶着童话名头的东西就一定适合孩子。所以建议家长们读的时候留个心眼儿。
而对于比较大一点,或者开始上学了的孩子,就更要注意引导了。
我们在孩子小的时候,要教他保护自己,等孩子大些了,我们又担心交上不好的朋友,沉迷游戏,或者上当受骗,走上歪路。所有这些,归根结底,要想解决,还得靠孩子的内控,从小逐步具备自己的判断力和良好的人生观才行。而现代社会舆论出于商业目的,总是偏向于物质享受和急功近利的引导,特别容易影响孩子的价值观。这些东西带给人的精神满足是一种外控,它带给我们一种不安的喧嚣。那要如何从小打好预防针从而有效抵御呢?光靠驳斥与谴责显然是难有效果的。意大利著名作家卡尔维诺恰好指出:(阅读)经典可以把现今的噪音变成嗡嗡的背景音,却依然没有离开现实。
所以,多陪大孩子读读经典吧。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远。如果想要自己的思想更清晰,更远离迷惑与烦恼,那么知识过于浅薄,阅历过于狭窄,思辨过于简单是远远不够的。而如果我们的精神层次始终处于 无法辨识真正的精神愉悦和物质享受带来的精神愉悦的区别的状态中,你就几乎不可能去触摸更高的层次,也无法脱离萦绕于你的空虚和不安,就容易被一些浅薄的思想趁虚而入。孩子将来亦是如此。
还好,人类的聪明之处在于,前辈似乎早已预料到了后代的迷茫,一代又一代的创作,甄别,流传,最终留下了大量的经典著作。而阅读适合孩子的经典则刚好是条帮助孩子成长的捷径。比如泰戈尔的《吉檀迦利》,蒙哥马利的《绿山墙的安妮》,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等等名篇,可以找出很多。我们完全可以这样想,唐诗宋词本身就是经典,而且有些内容还不一定适合孩子呢,我们向来毫无顾忌的教孩子去背。那同样身为经典的世界名著,当然可以用心找到更多适合孩子的东西嘛。
我们完全有必要去借助他们灿烂的思想去慢慢学习,填充孩子与我们自己的大脑。当我们的积累和引发的思考足够丰富时,你会发现孩子居然真的可以有一种内控的感觉,不再为外界的蛊惑而迷茫,更加珍惜应当珍惜的东西。他的世界观开始慢慢清晰,逻辑在自然增长,对世界的热爱也与日俱增。
而且每一本经典的阅读就如同我们去代入到另一种人生,而且是经过时代检验过的经典的人生中。一个只过了自己一生的人,和一个经常在优质的精神世界徜徉,体会过无数充满感悟与力量的不同人生的人,其思想层次显然是不一样的。
最终你会发现孩子能开口说出自己的声音,真正具备了内控的能力,我们不会过于担心他会长大后迷醉于各种浅薄的喧嚣,即使偶尔有,孩子内控的人生观带来的驱动力也会很快把他拉回到正轨。
别忘了,阅读不仅仅是孩子的成长,也是我们自己的成长。孩子总是在模仿中学习,当我们自己也在阅读中获得进步时,孩子自然也会学到学习的能力,这才是我们最该教给孩子的东西。而且,一段阅读时间的静默,对于安静不下来的孩子,培养注意力可是挺好的手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