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语言
父母该如何跟孩子说话,当然是非暴力沟通啦。今天介绍的这本书可以作为非暴力沟通的补充,特别适用于孩子3岁之前的沟通。
自家孩子和其他孩子的区别,你看到的是在小学、中学甚至大学,但埋下差异的种子却是在你看不到的3岁之前。
3岁之前,不同的家庭孩子听到的词汇量有三千万的差别,弥补这一鸿沟,只需要掌握科学的方法就可以。
01
“镜面实验”父母的面无表情、喋喋不休、冷漠、指责,孩子都有敏感的感受,这些会影响孩子的大脑发育,反之,善待和鼓励就可以让孩子的大脑发育更好,这需要父母更多使用积极正面的词汇。
02
3T原则:
- 共情关注。跟随孩子的注意力去解释这个世界,描述他的状态,多用可爱(孩子)的语言交流。
充分交流。讲述我们在发生什么事,让孩子跟周围的事物建立连接,少用代词用具体化语言,丰富孩子的词汇。 - 轮流谈话。用因果关系来解释生活中的禁忌,而非命令。
第四个“T”是关掉电视和手机。孩子的交流需要获得反应,孩子跟电视学习是没有反馈的,不知道对何厝,没有人和人的连接,他不知道扔个小球到人脸上会疼的(比如熊出没)。长期看电视手机会让孩子对别人的感受没感觉,他不知道会这样疼,原因是在生活中没有互动。
03
用语言帮助孩子建立数学逻辑,在聊天时加入数字和空间的概念。
用肯定结果和天赋的方式谈话,这个孩子很容易就变成固定性思维。
用命令式的方式跟孩子说话,孩子就很难培养出自控力,改为建议、提示性语言。棉花糖实验。
他之所以你得盯着他,是因为你一开始就盯着他。
想让孩子获得善良、同情、道德这些品质,要多用名词而非动词来沟通,比如“来做我的帮手”、“不要成为骗子”。
批评一个人要基于行为而非人格
04
掌握父母的语言有什么用?
- 日益严重的教育资源分化。
- 父母和照顾着是一切教育的决定性因素。最需要听到这些东西的父母可能听不到。
- 整个社会成长性思维模式的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