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我从一位台湾的散文大家的作品里读到了这样一个故事。
传说老子的老师常枞要过世的时候,老子去请教老师最后的教化。常枞唤老子近身,叫老子看自己的嘴巴,问说:“你看我的牙齿还在吗?”
“没有,牙齿都掉光了。”老子回答。
“那么,你看我的舌头还在吗?”
“还在,还鲜红一如从前。”老子说。
常枞说:“这就是我要教你的最后一课呀。在这世界上,柔软是最有力量的。我死了之后,你要以水为师,水是这世上最柔软的东西,但是天下最刚强的东西也不能抵挡水。”
说完后,常枞就过世了。
这个故事的真伪,我们无法考证,但是它却点出了老子思想的精要所在,大家可能都听说过老子《道德经》这部作品,里面讲的虽然全是“道”和“德”,但是以水做象征的篇章却有很多,为大家所熟悉的有下面几条: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
——天下最柔软的东西,才能驾驭天下最坚强的东西,唯有以“无有”才能进入没有间隙的实体。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人的内心要像水一样,盛在任何器皿都不能太满,满了就会溢出,所以在满之前,就要知止。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西了,可是要攻破坚强的事物,没有一样胜过水。
老子的哲学,可以说是水的哲学,我们都知道水的珍贵,却往往忽视它,更谈不上对她的敬畏,善能以水为师的,那就太少了。所以老子才会感慨地说:“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弱能胜强,柔能克刚,天下人都知道,但天下人都难以实践)
感慨还是好的,有时候现实却令人悲哀。
如果我们对人说应该以水为师、向她多多学习,敬畏她,珍惜每一滴水,保护环境和水土,不要滥砍滥伐(尤其是水系的上中游植被),不要破坏森林,并做好水土保持工作。这时候,“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识见浅薄的人听到珍贵的道理,便大笑起来,如果他不笑,也不能算道了)
我想大家还记得今年6月底、7月初时,我国26省份遭遇洪灾,武汉告急的新闻报道,很多时候,大自然不得不用充满血和泪的现实来教育我们。那个时候,我们可能才有一些感觉和警醒。为什么平时不学习呢?非要等到处于危险、抗洪救灾的时候才想起来,那样岂不是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