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墟山歌历史悠久。据民间传说,吴越春秋时,伍子胥在分湖筑点将台时,就听到过“芦中人”唱山歌。据传,张良、韩信是芦墟山歌的老祖宗。元朝时汾湖有《采菱》山歌。方志等记载,芦墟山歌始于明,盛于清。清乾隆《吴江县志》(卷三十九声歌篇)有芦墟山歌的生动描写。
芦墟山歌是吴歌的一个重要支脉。有关吴歌的记载,著名史学家顾颉刚先生曾摘引过几个材料,其中,战国时楚国的使者陈轸对秦王说的话中,就提到了“吴吟”。吴吟就是吴地特有的一种歌谣形式。据研究者考证,吴歌起源于南朝乐府,南北朝乐府中有一类《吴声歌曲》,就是吴歌。
《世说新语》记载东吴降晋时,孙皓给晋武帝唱了一首《尔汝歌》:“昔与汝为邻,今与汝为臣。上汝一杯酒,令汝寿万春。”这是古文献里记录的早期吴歌。宋僧文莹《湘山野录》,记录五代十国吴越钱镠返乡为父老乡亲唱:“你辈见侬底欢喜,别说是一般滋味子,永在我侬心子里!”研究者认为,这是用吴语演唱并完全用吴语记录下来的第一首吴歌。明朝为吴歌的繁荣时期,明人陈宏褚引他朋友卓阿月的话说:“我明诗让唐,词让宋,曲又让元,庶几吴歌、挂枝儿、罗江怨、打枣竿、银绞丝之类,为我明一绝耳。”
芦墟山歌流传区域以芦墟为中心,边缘的莘塔、北厍、金家坝、黎里等地为主要流传地区,并辐射周边的昆山、青浦、嘉善等地。芦墟山歌的主体是短篇歌谣,可分为引歌、劳动歌、时政歌、革命斗争歌、仪式歌、情歌、生活歌、风物歌、历史传说故事歌、儿歌等10类。芦墟山歌是用芦墟方言演唱的一种民间口头文学,靠口授心传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流传至今。
据说,清咸丰年间,芦墟“山歌王”杨其昌路过垂虹桥时,被一个皮匠拦住说要比山歌,围观的人里三层外三层,杨其昌便在天下第一长桥放歌三天三夜。
清代至民国,一直到解放前后,是芦墟山歌的全盛时期。
芦墟山歌的基本曲调是以五声音调为主,长短不一,在音乐唱腔上,主要的曲调,也就是基本的曲调有:响山歌、落秧歌、大头歌、急急歌、小山歌五种。芦墟山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方志上说“词多男女燕私离别之事”,说明其中的情歌占据分量较多。旧时,每逢春秋两次的“庄家圩猛将会”,每年中秋节前接连三天三夜的“迎神赛会”,芦墟山歌手们都要参加赛歌会,届时高手云集,此唱彼和,彻夜不眠。
值得一提的是长篇叙事山歌《五姑娘》,由张舫澜、马汉民、卢群根据陆阿妹演唱原始记录稿搜集整理而成,被誉为十九世纪江南农村风情画式的民间叙事诗和反封建的史诗。1981年12月,江浙沪首次吴歌学术讨论会在苏州召开,《五姑娘》引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关注和兴趣,新华社发了消息,国内三十多家报刊作了报道。资料表明,《五姑娘》最早出于清咸丰年间歌王杨其昌之口,由其传给徒弟孙华棠等,又由孙华棠传于亲生女儿陆阿妹。
《五姑娘》入选《江南十大民间叙事诗》。
自清代至民国一直到解放前,以芦墟为中心的汾湖流域出现了杨其昌、毛坯阿四、沈进高、孙华棠、许庆福、金阿五、金老虎、张云龙、陆阿妹、陆洪奎等杰出的民间歌手,上世纪80年代,在抢救吴歌遗产和研究吴歌的新热潮中,又发现了蒋连生、张阿木、赵永明、高林益、蒋廷山、陈荣生、张琪荪、徐家贤、朱留金等优秀歌手。八十年代以后,又涌现了郁伟、杨文英、杨敬伟、张觉民、张莺、陈益华等第五、第六代歌手。
1998年6月,芦墟山歌社成立。同年,芦墟镇获评“江苏省民间艺术之乡——山歌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