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感觉失去控制了,准确的说是这个周末过得不够充实,以及写作没有之前那么勤了。我想散步会给我一些灵感。
夜晚的温度适宜,微风拂面,有微凉的触感,我的步伐有点急促,想要尽快走到江边,那边是更加熟悉的地方。思维已经运转起来。
失去控制的感觉是对的,因为本来就没有设定清楚的可衡量的目标,一切感受全靠自我感觉。对今天所做之事和昨天乃至很久以前相比,很难衡量,因为记忆已经模糊,如果只和想象中做的好的时候相比,那么今天的表现实在不好。
那么什么是清晰的目标呢?我想到了时间这个标准。这些天我每天早起晨练,尽管有的时候状态不佳,也要起来活动活动,只决定在周二的时候可以不锻炼,但也一定要早起。为什么是周二,在晨练一段时间后,有一天膝盖微疼,我猜测很有可能是跑步带来的影响,就决定每周在这一天可以休息,这一天就是周二。在其他时间,我决定把早上的所有可用的时间都花在锻炼上面,不觉得这是浪费,或者说即便确实有浪费,效率不高,这也是我愿意的浪费。
我开始意识到把时间花在某件事上,即便有所浪费也可以接受,这是爱的觉悟。
我之所以对最近的状态不满,是因为在其他事情上,看不到发展趋势,光有美好的想法,却无坚实的行动,会打击人的自我良好感觉。只有此时才会想起那些曾经夭折的计划,一路走过的过去目标的“尸体”,如果把它们归集起来,应该比较可观。也许这是个能提醒自己坚持完成目标的方式。
“其他事情”是哪些事情呢?很多时候在情绪低落的情况下,难以意识到想法中的概念模糊不清导致思考混乱。当我把“其他事情”转化成更具体的事情,就发现好解决多了。
无论是写作的目标,还是每天散步习惯的培养,增强文字处理能力的训练,还有对生活的掌控感,培养对注意力的感知等等,这些具体的事情,发现都可以用“目标拆分”的方法来解决,最基本拆分方式是“时间拆分”,计划每天安排投入的时间下限。比如每天写作至少15分钟,或者散步至少15分钟,阅读至少15分钟等等,对时间进行规划,规划时间是最基本也容易测量的方式,只需要每天达到这些目标就够,不再因为感觉不够充实而自我怀疑。
以投入的时间作为衡量参数尽管可能不能反映实际效果,含有水分,但是在于简单。根据专注程度或者输出的结果来评判是更高级的方式,但也更难以衡量或者不容易达到。
少即是多,上述几个目标当中如果只能选择一个,在考虑之后,最后选择“每天至少散步15分钟”。散步是我能轻松完成,又能带来很多快乐的活动。这是要持续一辈子的活动。
这次的反思让我看到,失去掌控的时间其实并不属于我,真正属于我的时间并不多,目前早晨的那段时间才算是真正属于我,我希望它更加充足。在晚上也打算把一段时间切割,用于散步。获取掌控感就是不断扩展真正属于我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