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城上下两层的“食街”。电梯上下的人经过宽敞的过道,可以在这里坐下来歇脚。过道上,有一只高一米左右的垃圾桶。垃圾桶盖子上有两个圆孔,便于路过的人将手里的垃圾随手扔到桶里。
故事开始了。
一位拿着饮料瓶的中年男子在垃圾桶边蹲下身来,系散了的鞋带。起身后,中年男子没有带走饮料瓶。垃圾桶边,遗留的饮料瓶显得有点醒目。
经过的人络绎不绝。遗憾的是,无论看还是没有看到的,都没有想对饮料瓶做些什么。
故事出现了转机。
过来了一位中年妇女,非常自然的捡起饮料瓶,随手把它投进了垃圾桶。
故事出现了令人激动的高潮。
就在中年妇女欲转身离去时,一个她始料未及的场面出现了。“食街”上,刚才还是漫不经心坐着的人,纷纷起立,戴上了“志愿者”的小红帽,一起向中年妇女发出温暖、赞许、激动地掌声,久久不息。
中年妇女有点吃惊,微笑着,被这场“预谋”感动了。
中年妇女离开了。“小红帽”们脱下了小红帽,重新坐下。或许,下一场褒奖文明的行为艺术马上又要开始……
这是我在网络上看到的一段外国人拍的视频。很短,但很振奋。
我把它发在自己微信朋友圈,第一层意思想告诉大家:对待一个饮料瓶,“熟视无睹”和“举手之劳”,外国人和中国人的表现几乎是一样的。第二层意思是不言而喻的:让我们都成为这样一个不吝啬“举手之劳”的人。
回馈的赞同意见占了绝大多数。在是非善恶面前,大家都为中年妇女的“举手之劳”给予了肯定,也相信国内同样不鲜见从善如流的。
但是,也有一部分留言让人啼笑皆非。
“在中国这样的事可能吗?我喝到一半的瓶子就被一个尾随的老头抢走了。”“国内不会超过十秒,别说是在垃圾桶外,连桶里的都捡光了。”
“哈哈,如果换成一张百元大钞会怎样?换成一堆狗屎会怎样?”
“管理混乱。国外没有保洁员?国内如果这样,保洁员恐怕要扣款吧?”
“随意扔垃圾。有城管吗?对那个扔瓶子的为什么不罚款?城管典型的不作为。”
“国外宣传片拍得多好。如果国内搞一个,且不说场租费,人员务工费,请几位有头有脸自以为是的重磅人物来助阵是必不可少的,拍完之后满地狼藉是难免的。你敢拍?”
我悲哀的想到,今天的我们怎么会对极普通极正面的一个事件或一个人物,表现出那么强烈的质疑?这种遇事便质疑已经成为了许多人生活的一种常态。
“质疑”一词在中国使用可谓源远流长。先秦典籍中,《管子·七臣七主》:“芒主(此处疑缺“不”)通人情以质疑,故臣下无信,尽自治其事。”“芒”通“茫”,“芒主”即糊涂的主子。此文大意是:主子不近人情地怀疑臣下,所以对臣下不敢信任。事事都自己处理则事务繁多。可见,质疑是很累人的。
《汉语大词典》解释“质疑”谓心有所疑,提出以求得解答。显然,质疑的作用还是很积极的。心中有疑,谦卑的向对方提出来,希望明了,以求解惑而不糊涂。
《管子·七臣七主》告诉我们质疑带来的后遗症。忙于质疑,则“自治其事”苦不堪言。一个叫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笔名列宁的俄国人也对搅局的质疑很反感,“一个傻子提出来的问题比十个聪明人能回答的还要多十倍”。
是的。质疑本身是简单的。有质疑就要有回答。不得了的是,接下来的问题没完没了了。“向谁提?谁作答?回答了怎么样?不回答又如何?……”很显然,质疑结束往往不在初始点上。就像一对男女,周招的质疑始于“他们要结婚?”,最终质疑的结束大体会落到“有房有车有钱”。那段视频,简简单单的无非就是不希望大家“路不拾遗”。可是,过多的质疑冲淡了宣传的本意。
我不敢说,但内心隐约觉得:过多的质疑是会严重阻碍文明进程的。我更不敢说,但内心明显得觉得:致使许多人有强烈质疑习惯,是因为其后面有很深层的原因。
除了解释“质疑”,《汉语大词典》还解释“置疑”。置疑,表示怀疑,多用于否定。置疑与质疑,音同,字不同,词义更不同。
对许多事情,大众如果从“质疑”变成了“置疑”,那就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