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接上大班的孩子放学回家(瞎猜的),正好碰到一位家长在教训她家小孩。她用手指头戳着那个男孩的脑袋说:“多少遍了,怎么就是不改呢?”
孩子也不示弱,同她犟嘴,辩解说自己忘了。
家长更加生气,又噼里啪啦爆出些难听的话来;孩子受不了,眼泪哗哗地流个不停。
训斥声和哭声越来越远,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
不单这位妈妈,很多年轻妈妈对孩子不爱学习不爱做作业这件事情都束手无策。
其实这位妈妈,脾气还是好的,如果是脾气爆的,上去直接就是甩一巴掌。
村里有很多认同“棒下出孝子”,所以对于学习不好的孩子来说,打骂是家常便饭。
而有一种比打骂更伤害孩子的心灵,那就是早早给孩子贴标签。
这事在上了小学的家长眼里很是常见。
“老师,你不要给我打电话了,我那孩子打了打了,骂也骂了,什么办法都用了,他这辈子就这样了,我也管不住,给我打电话也没用。”曾经我在学校当老师,通知一位家长孩子经常不交作业,让他管管孩子的时候,她如此对我说。
我很震惊,要知道这孩子还不到十岁啊!
二
不管是训斥还是打骂也或是贴标签,我都不赞成——不仅伤害孩子的身体,还伤害孩子的心灵。
商家喊道,“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点上。”于是就连早教都开始流行起来。
可是什么是早教?知识的储备?大脑的早期开发?良好的卫生?礼仪学习?习惯的养成?还是开朗活泼的性格形成?都是,但不全都是。
早期教育的核心应该是让孩子懂得自尊自爱,形成一个健全的人格基础。
斥责,打骂,贴标签会让孩子懂得自尊自爱吗?
不会。相反,它只会摧毁孩子好不容易建立的自信。
所以,教会孩子自尊自爱或许比上很多早教班要重要得多
可事实上,许多年轻妈妈都做不到。
为什么呢?
三
有些妈妈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认为小孩子啥也不懂,作为经验丰富的父母应该在孩子心中树立权威,以使孩子对父母保持一种敬畏。
树立权威,当然是在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实施最有效果。小孩子成绩忽上忽下,不稀奇。于是这些妈妈开始用指令命令的口味教育孩子,甚至当着其他人的面毫无顾忌的批评孩子。
学龄前的孩子虽然没有“我需要你指点,但不需要你指指点点”的判断意识,可也能感觉到语气不好,因此,本能的选择反抗。
大人则会把这种反抗当作不知好歹的叛逆,于是又是一轮的教育,孩子依旧反抗。恶性循环下去,大人怒吼孩子哭泣,都忘记了本来谈话的目的。
有一部分妈妈,会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物品,漠视孩子的独立的人格。高兴了给你唱首歌,生气了直接就是一顿揍。不知道虽然此刻朝夕相处,但最后终会在你的目光注视下离开。
这样长大的孩子要么冷漠,要么自我,更可怕的是在父母的影响下,如果早早退学,连摆脱原生家庭的束缚的能力都没有了。
还有一部分父母,道理都懂,但是没耐心。告诉你那么多次,你咋就记不住呢?是不是找打啊?
我认识的一位妈妈就是这样。怒揍孩子之后,无视孩子的委屈哭泣,一个劲儿的问,“这道题记住了没?”
“……”孩子反应慢了半拍,屁股上立刻挨了一巴掌。
“记住了没?你倒是说句话啊?”妈妈相当暴躁。
“……记住了。”孩子边哭边点头。
“下次不许错了。”
“嗯。”
然后下次……
照错不误。
时间长了,她会对我诉苦,“这孩子就不是学习的料。”
被贴上标签的孩子,有意无意的话听多了,能走好自己的人生吗?
我觉得这概率很小。
因为这孩子现在天天闹着不去幼儿园。
才这么小,对学习就有抵触情绪,又怎么能快乐的学习知识用知识去改变命运呢?
四
呵斥打骂被称为学习的“短路”,走上这条路的父母,孩子也许会暂时屈服在大人的“淫威”之下,但等他长大了,反抗也就会越大。
有说法称,过多接触知识的孩子,会在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厌学。
我不全认同。
难道不让孩子过早接触知识,他就不会出现厌学的情绪吗?
我小时候村里没有幼儿园,直接就是小学,照样有孩子厌学的。
说到底,早些接触知识并不是孩子厌学的主要原因。
那什么是主要原因呢?
父母对待孩子成绩的态度,准确的说是对待孩子没有考好时的态度。
那是不是孩子成绩不好就任由其发展呢?
也不是。
批评可以,问题是要选对批评的方式。
就拿孩子考试来说。
题做错了,错在哪里?
父母要用温和的语气指出来。
接着为什么会错?
粗心大意?记得不牢固?知识混淆?题型太难……
第三,应该怎样做?
针对做错的原因,然后调整。
最后要说的是,不要指望孩子一次就可以做好,这需要不断的练习,才能深刻的记住。
粗暴的“短路”不需要费精力就可以做到,是大多父母喜欢的,可是父母们却不知道,一时的省心可能需要孩子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弥补曾经受到的伤害。
相反,长路看似很长,需要精力,时间,耐心,也正因为投入很多,所以以后不用费神孩子就可以健康的长大。
五
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我越来越觉得,不管对于孩子的成绩,也或者是别的什么,大到为人处世,小到穿衣吃饭,走长路也许很忙,但是很有效果。
带孩子看病的时候,看到很多妈妈望着自己生病的孩子,揪心的不行,常常恨不得能替其生病。她们那么爱孩子,甚至可以付出她们的生命,却总是忽略孩子心灵上的疾病。
对孩子来说,心灵的健康有时候比身体的健康还要重要。
所以,父母们,请拿起你温暖的双手,呵护孩子健康成长。
我是佳丹
欢迎关注
和我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