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各行其道的另类明朝太监——郑和
史学界有一句名言叫“打不死大宋,看不懂的大明”。
大明这个奇葩的朝代,仿佛是中了”墨菲定律“的毒太深,不仅怕什么来什么,是杀不尽忠臣良将,砍不完乱臣贼子。
这些专权的太监,各行其道,在政坛上翻云覆雨,从明成祖开始,宦官势力开始抬头,到至英宗朱祁镇时代,权力进一步扩张,开始握有典兵之权。
在这些专权太监掀起波澜之前,我们说一个特立独行的太监——郑和。
郑和(1371年-1433年),原名马和,小名马三宝,回族,云南昆阳人。
郑和出生于洪武四年,十岁时被进攻云南的明军副统帅蓝玉(就是那个给朱元璋带了绿帽子,最终被朱元璋以谋反罪五马分尸的一代名将)掠到南京,阉割成太监后,弄进了燕王朱棣府上当差。
靖难之役中,郑和为朱棣立下战功,朱棣因此赐郑为姓,以纪念战功,从此之后马三宝正式改名郑和,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娘炮。
并升任郑和为内官监太监,官至四品,地位仅次于司礼监。
皇帝赐姓对于臣子来说,是至高无上的荣耀,许多一品大员也没有这样的待遇,可见郑和多么受到朱棣的器重。
到永乐二年,郑和率10万水师到达日本,与之签订《勘合贸易条约》,并促使日本以属国名义对明朝进行朝贡贸易;
郑和有智略,知兵习战,朱棣对他十分信赖。
永乐三年(即1405年),郑和奉皇帝的命令,率领28000余人、40余艘船,从苏州刘家河出发,开始了第一次下西洋的壮举。
按照永乐皇帝朱棣的诏书,下西洋的目的是扬我天朝国威,让四方蛮夷归服。不过根据《明史·郑和传》透露: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觅踪迹。”
也就是说,朱棣怀疑建文帝跑到了海外,所以派郑和去寻找这个废帝的下落。
而事实上,在郑和下西洋前,中国周边的国际环境动荡,主要表现在东南亚地区各国相互猜疑,互相争夺。
当时东南亚两个最大的国家爪哇、暹罗对外扩张,欺压周边一些国家,威胁满剌加、苏门答腊、占城、真腊,甚至在三佛齐,还有杀害明朝使臣的,拦截向中国朝贡的使团;再一个就是海盗猖獗,横行东南亚、南亚海上,十分嚣张,海上交通线得不到安全保障。
这些不稳定的因素,一方面直接影响中国南部的安全,一方面极大影响了明朝的国际形象,不利于明朝的稳定和发展。
在这种形势下,明朝皇帝采取了“内安华夏,外抚四夷,一视同仁,共享太平”和平的外交政策。
派遣郑和率领船队下西洋通过各种手段,调解和缓和各国之间矛盾,维护海上交通安全,从而把中国的稳定与发展同周边联系起来,试图建立一个长期稳定的国际环境,提高明王朝的国际威望。
所以从明朝派遣郑和的使命可以看出是实现和平的使命。
到宣德五年(即1430年)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为止,郑和带队总共7次下西洋,每次的人员、船只规模基本上都和第一次没有什么差别。
1405到1433年,郑和前后花了28年,七下西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
此次海上丝绸之路的开创,逐步打通了中国和东南亚、东非、阿拉伯国家和地区的海上交通,为全世界的航海事业做出了贡献。
宣德(明宣宗朱瞻基年号)六年,明宣宗朱瞻基钦封郑和为三宝太监(金庸在修改《笑傲江湖》时,将“葵花宝典”的作者改为三宝太监)。
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郑和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赐葬南京牛首山。
在明朝太监济济,变换手段操持朝政,想方设法谋取各种钱权时,唯有郑和如清流一般,照耀青史。
下一章:随时被皇权撂倒的明朝太监(50)